第303章 风云际会(第2/3页)
接下来三个人又聊了聊过去林雪君这堂分享课的反响和接下来的安排,校长看着林雪君的右手终于忍不住了:
“林老师,你再抠下去,我的旧沙发就要彻底不能坐了。”
林雪君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抠校长的沙发,本就起毛起皮的地方被她抠出了个洞。
“啊!”她忙收手,不住口地道歉。
“哈哈哈。”
“哈哈。”
校长和杜川生齐声哈哈笑起来,又请她不要介意,这沙发的年头的确太久了,破得如此千疮百孔,也非她一日之功嘛。
…
林雪君的分享课讲到12月底时,兽医方面已经讲到牧区最常见的疾病和牛羊出生起就会经历的一切,无论是跟牧、疫苗、阉割,还是人类养殖时必须注意的四大点:养、健、防、治。
畜牧业则延伸到了集约化养殖,种养结合,比如牧场边种大规模的饲料玉米等作物,牲畜的排泄物则作为肥料还田。再比如羊粪无害化处理后成为最优质的废料,猪粪还能做饲料养鱼……
她的课堂上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听说有北大清华的老师、教授,还有来首都出差的其他省份农大老师,以及一些农业部、草原局的工作人员和《科学探索报》的主编……
1月初时,她的分享课堂上迎来了她绝对想不到的、身份最重量级的一位大佬——
中农科学院院长。
隐藏在学生之中,院长静静听完了林雪君关于先进牧业农业发展方式的畅想,也听到了她描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河流交错纵横、水源丰沛、背靠大兴安岭的得天独厚好环境。
…
…
林雪君在首都的教学工作推进得格外顺利,文章也集中式地又发表了一大堆。
杜教授关于绿僵菌的最新文章发表后也得到了国外科学界的关注,苏联相关部门打来电话想要获得杜教授发现绿僵菌并使用绿僵菌抗击蝗灾获得成功的一手详细资料。代表杜川生和所有研究小组成员的有关部门发言人在第一轮沟通中拒绝了苏联相关部门的申请,第二轮沟通之前,有关部门召开了针对此事的研讨会议,大概就是要商量一下可以向苏联人释放多少我们的研究成果,又要用这些可以释放的非绝密研究成果换取什么资源(国家最缺什么,能从苏联相关部门得到什么)。
杜川生问过林雪君要不要一起参加这个会议,这是个见世面的好机会,也能在有关部门领导们面前露露脸。
林雪君却还是拒绝了,杜教授人实在太好了,什么机会都愿意给她,什么好事都愿意带着她。但在这方面她实在不太懂,也觉没必要出这个头。
杜教授带队去开会时,林雪君准点下班,在校门口看到每天等在一棵树下的骑士,加快步速,她沐浴在他的笑容中,不知不觉间走近。
首都的第一场雪在上个月就下过了,近些天没有雪,路面又变得整洁起来。
阿木古楞的自行车骑得并不快,相比呼伦贝尔来说这里的冬天根本算不上冷,他尚有闲情载着林雪君悠哉地穿街过巷,时不时看一看沿途的风景或行人,间插闲聊两句。
这几个月,他和林雪君住在林爷爷家里,每天早上骑车送她上班,晚上骑车接她下班,种在胸腔里的甜蜜都快要长成参天大树。
可惜这样的快乐就要结束了——
“编辑部有了新任务,要绘制祖国大好河川,我是编辑部画家资源里最年轻的一位,说白了就是数我最抗折腾。周主编要派我去,其实也只能派我去。”
他是想要拒绝的,但现在国内能用的人才有限,年轻一代里更难寻觅。在他最需要来首都时,《首都早报》立即调他入职,又帮他向老画家齐先生拜师,帮助他在这几个月间画技突飞猛进,现在报社需要他,他不能不讲义气。
“要去哪些地方啊?”在一条小巷转角林雪君跳下车后座,开始与阿木古楞并肩慢行。
“暂定要走过所有省,一个省选一个地方,编辑小王跟我一起,他采风写当地感人的劳动者故事,我负责画劳动场面。”阿木古楞推着林爷爷的大二八,一边走一边叹气:“可能会临时增加一些行程,暂时还不确定。”
“这得去多久啊?”感觉是个时长很不确定的出差。
“总编想在明年国庆前发布完这个系列的文章,一周一篇,我们要在第一篇文章发表时间前完成所有工作并通过编辑部内部审批,文章和画作都必须非常生动、感人,有教育意义。”
林雪君听着阿木古楞熟练的普通话,从中品味到他剧增的词汇量。这几个月他提升的何止是画技,与人互动交流、不一样社群的协作、普通话和英语水平等都大大提升了,当然还包括他的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