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林雪君。”(第2/3页)

蔡志峰表示愿意带队去救援。

可他这个提议却被大领导否了,蔡志峰年纪不小了,去年又做了一场小手术,今年一直在市内做研究,这么珍贵的科研支柱,谁也不舍得让他再往外跑了。

更何况是动不动就闹泥石流、山体滑坡、洪灾,还有没法治疗的高原反应的藏区呢。

一通商讨后,蔡志峰终于妥协,在请他推荐别的带队人时,他沉思半晌,果断开口道:

“林雪君同志吧。”

“你的弟子呢?身边熟悉的人不推荐,反而推荐呼盟的那位同志?”

蔡志峰也觉奇异,自己没见林雪君几面,何以对她的信任更胜身边的下属呢?

想了一会儿,他才道出自己的理由:

“团队里的人都是跟着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干活,哪里出疫情了,一定有我们中的哪一个带队,孩子们都是听令做事,没有独当大旗过。

“之前的几次大疫,后面爆发的小疫情,我们不敢疏忽,生怕小事不治,变成大祸。不敢拿这种事给下面的人练手,才导致了他们没有独自出过任务。

“往常非疫情期间,他们倒是可以独自带队下去基层落实疫苗接种工作,但这肯定不够。

“可是林雪君同志不一样,她自己一个外地人,年纪轻轻又是女同志,也敢在从没去过的文古县文古公社落实抗疫工作,压着陌生的社长带队去生产队杀牛,一车一车的尸体往场部拉,两天之内就把所有病牛都高温处理,并安排牛肉牛皮消杀再利用。

“后面的防治流程,轻重工作的先后顺序,不同职能人员的利用、安排,都处理得很好。

“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安排打针、灌药,自己上手,把针头打弯了、打断了,换针头再继续……”

蔡志峰回想当年自己和吕团长到文古县后看到的井井有条的场面,还有那些从绝望中走出来,脸上重燃希望的社员们……

“而且林雪君同志在兽医方面、畜牧方面发表的诸多文章显示,她是个知识面涉猎非常广的年轻人,那么也就表示她能应对的场面必然比其他人要多。

“可以医治的病症,应变能力等肯定也更强。

“再加上她曾经在呼和浩特治好狮子、救急解决工作马群体红薯黑斑病中毒事件,说明她能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如常推进落实工作。

“还有她刚到呼盟时,其实也只是个外来知青身份而已,那会儿她就能一个人保证一整个生产队难产牛的存活,取信当时整个第七生产队。后来又在呼色赫公社寄生虫病时,以一个甚至不是兽医员的卫生员身份,承担重责,扛着压力,确诊病畜为寄生虫病,下狠药大刀阔斧推进治疗,极大地减轻损失,挽回无数条牲畜性命。

“更何况还有抗旱灾、抗虫害等履历,又已经是草原研究所的正式研究员身份,且在中农大担任特邀讲师……

“我觉得她行。”

隔日,草原研究所收到征询电报的杜川生教授,回复首都,推荐林雪君。

内蒙呼和浩特,回复首都,推荐林雪君,请求由内蒙组队、出资支援。

黑龙江哈尔滨,回复首都,推荐林雪君,请求由黑龙江组队、出资支援,并由吕团长带队维持秩序、保证工作顺利推荐。

除此之外,其他省市回函多有附上林雪君关于牛肺疫防与治文章的剪报……

一封又一封电报回返,大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埋头通读,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信件上屡次出现的那一个名字上——

林雪君。

……

……

在哈尔滨的汇报交流会上,林雪君代表的草原研究所大出风头。

绿僵菌的研究和实战经验文件,为国家换来种橡胶树种植等其他技术;小尾寒羊的培育方法、繁殖经验为更多大棚羊养殖牧民带去发家致富的福音;乳酸菌的研究与培育为青贮草料技术的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甚至将给国民健康带来新的好消息;在草原行走、科考过程中记录了200多份羊草资料,构建起国家第一份牧草资源册,创建了北方草原草畜生态检测系统的第一部 分;系统地开展了饲草种植资源收集、保存、平静与创新研究,开启了优质牧草种植与改良新纪元……

各项系统构建与成果展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每一项都引起了其他农牧业部门参会人员的惊叹,连哈尔滨农业部的同事都忍不住在会后走到林雪君跟前,同其他围住她的人一起聊草原研究所未来要做的事,记录草原研究所的成果,准备回头带队去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区开会偷师,学习一些农牧业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

草原研究所披荆斩棘走到今天,受到怎样的认可和关注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