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

乡试开始之后, 整个府城似乎都安静下来。

贡院附近更是不许人进出。

严密得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听说今年的监临官徐大人十分严苛,便是监考官稍有不慎, 都会严加斥责。

府城大小官员紧张得要命。

只等着送走这座大佛。

别说巴结了, 只要不得罪, 他们差事办得就算妥当。

八月六日开始考试。

一直到二十日放榜, 这些时间里不能出一点差错。

好像是今年乡试时间不长,阅卷时间也较短,更需要上下官员齐心做事。

纪元跟着魏夫子,武营他们练习射箭的时候,也听魏夫子道:“徐大人可不好惹,他在朝中的时候便直言不讳, 最讨厌那些浮名虚誉,也不喜奢华,便是皇上有错也会指出。”

所以有人说,皇上让他出来监考, 就是不想听他啰唆了。

这位五十三岁的臣子, 在古代已经算年纪不小的了, 让他跑这么远,确实是个难事。

可见其他人对皇上的猜测并非完全作伪。

后面的话魏夫子没有明说,但纪元自然猜出其中潜台词。

纪元又射一箭,竟然中了八环。

武营还道:“你年龄虽小,准头却不错,要是专心练武, 说不定也可以的。”

“说这话。”魏夫子道, “武举并不定期举行,文举却是三年一次, 纪元还是小三元,他要是练武,学政都不答应。”

武营叹气:“这也没错。”

大家说着,纪元倒是好奇另一件事:“魏夫子,我还听说,这位徐大人并不喜欢神童,奇才,这是真的吗?”

魏夫子点头:“没错。”

这还牵扯到一桩过往。

约莫是七八年前,粤地有一户人家,那家孩童天生多智,三岁便能自己读书,五岁看完四书五经。

十岁的时候,就参加童试,考上了秀才。

一时间被封为神童。

十岁的秀才,这名声多响亮。

这家人还想让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去考乡试。

当地官府甚至把这件事上报朝廷,说这是天降吉兆,这样的人才出现,便是天佑天齐国,更是皇上的恩德。

皇上听闻此事,虽未当正经事,但什么天佑,什么恩德,算是夸在心坎上,直接召神童去国子监读书。

京城的国子监,网罗天下英才。

便是如今的建孟府府学,学政都可以在年末的时候推荐学生去国子监读书。

当然,现在形同虚设,只有才气还不够,更需要朝中有人。

可见去国子监读书的机会有多难得。

总之神童被召到国子监的事传出,天下各地的神童层出不穷。

当年徐大人还在地方做知府。

地方县里,竟然有为了当神童,逼着三岁幼童日日读书,读书不成去做法事。

那做法事的也缺德,给了什么写了文章的符水,让孩子吃下。

等当地县令赶到时候,三岁的孩童身体都凉了。

如果说这种不是个例,那买卖聪明孩童认干亲,那更是多。

买卖孩子本就是恶事,这种因功利之心买回孩子的,更是不堪,但凡孩子不像他们想象中那般,就是非打则骂,一定要“培养”出神童。

上有所好,下有所想。

皇上喜欢神童,那各地就会涌现出“神童”。

而被召到国子监的十岁神童,因为年龄特殊,跟其他生员相处不来。

不单是这样,夫子们发现,他的一切都是强行灌输的,没有半点自己的想法。

大白话便是,只会背书,甚至只会背文章。

当年童试的试卷拿过来,也多少背诵家人所做文章,直接誊抄上去。

也就是背得多,瞎猫碰上死耗子,考上了童试。

要说天才吗?

也确实有,记忆力不错。

但要说想法,那一点也没有,活生生的背书机器。

可他习惯已经养成,别的什么也不会。

小孩子心志不健全,很容易被影响,也很容易被塑性。

皇上知道后虽然失望,却也知道是他的过错,便让国子监一直养着,等过了年纪也不必赶出。

当然了,只此一例,再不能有下次。

“那个孩子今年十八了吧,还是只会背书。”魏夫子叹气,“加上又强行促成神童,逼死孩子的,徐大人等人强烈要求限制学生的年龄。”

“说是限制学生年龄,其实是限制家长们的行为。”

就连十二岁之前不能乡试等等,也是那件事之后出来的。

毕竟有些人的下限不能讲。

现代也有个经典的问题,为了提高生育率,生一个孩子奖励五十万,那会不会有人生?

答案是,杀死小孩的会更多,杀了再生,就是纯赚钱。

正常人无法理解这些恶人的想法,那些强行促成神童家长的心里,普通人也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