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25、126章(第4/5页)
除了姜大夫和徐夙隐以外,其他人都单独骑一匹快马。
在皇宫里独自坚持了小半年的霞珠,回到姬萦身边后又变成了爱哭鬼。分离之际,直把姬萦的道袍衣襟给哭湿了哭透了,才抽噎着鼻子不情不愿地松手。
一行人向着小书州径直而去。
前边的路很轻松,出了慕春就是瞿水,瞿水过了白阳,白阳节度使梅召南无心理政,军事又不强,光靠着拍徐籍马屁和请北边的蛮族首领喝酒吃肉苟了下来。
白阳一过,就是大夏仍未收服的沦陷地。春州和小书州都在其中。
仍在汉人统治下的州城与蛮族统治的州城有着天壤之别,一出白阳,官道便肉眼可见地破败冷清起来。姬萦他们时常走上一天,也见不到一个行人。
随着他们愈发接近小书州,路边的景象愈发凄凉,横尸遍野,触目惊心。这些遗体高度腐烂,衣衫褴褛,显然已被多人翻检,就连稍微完整的衣物也被剥夺一空。
山林间,篝火的遗迹时隐时现,伴随着被啃食的人类遗骸,令人不寒而栗。
在三蛮之中,匈奴的习性尤为凶残,他们历来有吞食战俘的恶习,俗称“两脚羊”。而在战乱与饥荒交织的地带,不仅是匈奴,就连饥饿难耐的汉人也可能失去理智,对同类痛下杀手。
在这片土地上,活人尚且难以保全尊严,更何况是死人呢?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姬萦将标志性的剑匣深藏于马车之中,腰间仅佩带一把长剑。途中,他们数次遭遇饥肠辘辘的难民窥视,好在这些难民试探之后发现无从下手,最终只得作罢。
历经十天的跋涉,他们终于离开了暮州,踏入了小书州的边界。
刚一越过界石不远,骑马走在最前探路的江无源突然吹响了口哨,随即调转马头,疾驰而归。
口哨声意味着“前方有异样”。一听到这信号,驾驭马车的水叔立刻拉紧了缰绳,后方的姬萦也轻轻一夹马腹,与江无源在中部的马车旁汇合。姜大夫按捺不住好奇,悄悄掀开车帘向外窥视。
“出什么事了?”姬萦眉头紧锁。
“前方有大量难民正朝这里涌来。我们是调头避开他们,还是——”江无源问道。
“数量有多少?”
“至少四十人。”
姬萦凝视着前方,地平线上,尘土飞扬,一群难民踉跄而来,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惊恐与绝望。为首的是一名中年女子,虽然衣衫褴褛,但仍流露出几分不屈的勇气。她不断地向姬萦这边挥手呼喊,姬萦望着他们绝望的模样,心中终究还是不忍。
“……看看他们要做什么吧。”
他们自然没有多余的粮食,但可以让姜大夫为其中的伤者处理外伤。止血生肌的草药随处可见,也不会耽搁太多时间。
那些难民似乎已筋疲力尽,跑跑停停数次后,终于缩短了与他们的距离,喊话也能听清了。
为首的中年妇人气喘吁吁,她无法判断姬萦中谁是主事之人,于是本能地向着中间的马车跪了下去。
妇人一跪,身后的难民也纷纷效仿。
“求贵人伸出援手,救救大师一命!”
妇人的请求让众人一愣,因为这一路上,向他们求粮食的难民虽多,但要求救人的却从未有过。
“你们是什么人?”姬萦骑马走出队列,“那位大师又是何人?”
“民妇乃是小书州人士,家中亲人都被三蛮屠杀,仅剩下一个儿子,与民妇一同逃往慕春。”
民妇的回答出乎姬萦的意料,从沦陷的地区出去之后,最近的也是白阳和瞿水,为何民妇会舍近求远,选择慕春呢?
“瞿水和白阳不是更近一些吗?”姬萦问。
“是大师和我们说,那慕春的节度使姬大人是这些蛮夷在天底下最害怕的人。”民妇小心翼翼地解释道,“我们都害怕三蛮再次打来,因而决定投奔慕春。就在前面大约四五里的地方,我们本来正在和一名来自千佛洞的大师交谈,忽然出现了一批匈奴士兵,大师一人拦下了他们,叫我们先逃——”
民妇强忍恐惧,在地上砰砰磕了两个响头:
“民妇观几位贵人衣着完好,又有马车,敢光明行走而不惧流民侵害,应当不是束手无策的凡人,民妇斗胆请贵人救大师一命!”
姬萦观她神情,不似在说谎。前方又正好是他们要去的方向,哪怕不应妇人的请求,她也依旧要从那里经过。
她答应了妇人的请求,让江无源护卫马车随后跟来,自己骑着马率先朝前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