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先发(第2/3页)
“自然是真的,要不然我怎么会这么急着去政事堂?刘相公,你是老于兵事的,这件事情待会在政事堂要多仰仗你了!”戴至德道。
“国家之事,刘某敢不从命!”
一行人急匆匆到了政事堂,戴至德令人取来了告急文书,原来吐蕃大将钦陵领大军从吐谷浑出发,沿青海道入西域,迅速进占了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边沿的于阗国,挟持于阗王,击破戍守于阗的唐军守兵,然后长驱直入,直逼唐军在西域的统治中心龟兹,野战击破唐军之后,进围守城。守军见寡不敌众,便突围弃城而去,如此一来,西域便落入了吐蕃军的手中。
“若是依照信中所说,吐蕃领军大将是钦陵,那出兵自然不少!”戴至德道:“安西军守不住倒也不奇怪,不过吐蕃人这一步棋倒也是大胆的很呀!”
刘仁轨点了点头,由于西域无论是距离唐还是吐蕃很远,所以双方在这个战场投入的兵力都不是太多,充其量也就一两万人,都是想办法拉拢裹挟盟友来增加自己的兵力,而且西域当地是沙漠绿洲气候,诸多小国都不大,人口充其量也就几万到二三十万,有几十万人口就是大国了,实力弱小,玩的都是墙头草战略,大唐和吐蕃哪边强他们就和哪边混。所以才会出现钦陵带着吐蕃兵一到,于阗国立刻就倒戈,然后唐军野战失败后,也放弃守城,因为当地小国一旦看到形势对吐蕃有利,就会站到吐蕃一边,西域唐军困守在龟兹城里,距离最近的援兵也有上千里路程,根本是自寻死路。
“西域的败兵现在在哪里?”刘仁轨问道。
“退守疏勒了!”戴至德道:“要不要催促陇右快些出兵?”
“薛将军是宿将,这个用不着我们催促!”刘仁轨道:“而且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疏勒城位于山涧旁,地势险要,城内有井,吐蕃人没有四五个月拿不下来!倒也不用急!”
戴至德被刘仁轨的镇定感染了,他钦佩的看了看刘仁轨:“那刘相公以为眼下我们应当最先做的是什么?”
“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陇右是必经之路,所以无论朝廷做出什么决定,实际上执行的都是薛将军。”刘仁轨道:“用兵调度之法,我等就莫要给薛将军他们添麻烦了,还是多征调些兵马钱粮去陇右是正经!”
鄯州(今青海西宁),陇右节度使治所。
这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虽然已经是三月初,在长安灞桥旁的垂柳已经可以看到黄绿色的芽尖,而这里唯有未曾融化的雪、低矮的丘陵、饱经风蚀的原野。河床干如枯骨,唯有褐黄坚韧的野草能得以生存。原野上很少能找到泉水,唯有不多的苦水洼。而越是向西,找到的池子便越来越小,池与池之间的距离越来越长。假如这片无垠荒野上也有神明,那他们必定严厉而刻薄,对管辖的生灵毫无同情。
薛仁贵狠狠的吐了口唾沫,拿起水袋想要缓解喉咙的干渴,但水袋已经空了,旁边的亲兵赶忙送来自己的水袋,薛仁贵喝了两口,骂道:“这种鬼地方,只有恶鬼才会当宝贝!”
“久闻薛将军勇冠三军,想不到竟然也怕鬼?”郭待封带着轻佻的笑意问道。
“战场上,知道害怕是好事!如果你连害怕都不知道,那最好就不要上战场!”薛仁贵冷笑一声,他并不喜欢身后的那个青年,与出身贫寒,凭借勇武至今日的自己相比,郭待封完全是另外一种人生。身为唐初名将郭孝恪的次子,原本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政治资源的,但贞观二十二年,郭孝恪战死于龟兹,一同战死的还有郭孝恪的长子郭待诏。当时的天子感念旧情,郭待封继承了先父的爵位。
显庆四年(659年)二月,高宗亲策试举人,900人中只有郭待封、张九龄等5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郭待封成为了天子身边之人。郭待封后面的路就很顺了,唐军数次攻打高句丽,他都有参与,或者在统帅身边,或者负责押运粮食,积功之下,才三十多岁就已经当上了薛仁贵的副手。长安上下都认为他文武兼资,用不着四十就能为位极人臣,成为帝国的宰执大臣。
薛仁贵也曾经听说过这位的名声,对于有这样一位副手,他一开始倒也并不在意,天子也是人,也会有亲疏之别,有一个能上达天听的部下,很多时候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想法是一回事,共事起来就又是一回事了。这位名将之后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铁甲外裹貂皮大衣,头戴纱冠,骑在他那匹黑色骏马上就好像身处长安的朱雀大街,天子的仪仗队中一般。
当然,薛仁贵倒也没有小气到连副手打扮的漂亮点都看不下去,但问题是这位郭待封有着一种奇怪的优越感——他似乎觉得自己位居薛仁贵之下一种耻辱,时常用一种轻佻的语气和自己的上司说话。这就让薛仁贵无法接受了,毕竟这是军队,不是宫内的宴会,郭待封那些小笑话也许在那儿无伤大雅,而在这里会要几千几万人的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