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三合一(第7/8页)

那年轻又长得一张娃娃脸的林姑娘,穿着件碎花纱衣,下头是蓝色的不知材质的贴身长裤,踩着一双雪白的鞋,她的脸被太阳晒着有些红,却更显得白皙了。只见她爬上了一辆蓝色带后斗的三轮怪“车”上,而她的爷爷,虽说年纪大了,也还精神抖擞,利落地坐到那怪车前头,握住了两边的把手,轻轻一扭,就听那怪车发出轰隆的声音,“嗖”的一声载着爷孙二人驶出了院门。

离开了那座小院后,张居正以为会看到漫山遍野的田野,谁知他先看到了一条笔直的、平坦的灰色道路,而这条道路两边都坐落着高高矮矮的楼房,他们原本被杂交稻和其他仙迹诉说的事情吸引了心神,也是之前仙迹展露的视角有限,等三轮车驶出来,他们才发现——

好家伙,林菱家的房子不仅全贴着在他们眼中洁白又带着花纹的昂贵瓷砖,这小院里的房屋还一共有三层高!

而等三轮车驶出小巷子,经过了一个路口,所见的那栋楼更夸张,足足有六层,建得更为华丽,盖得犹如宫殿一般。

张居正刚刚才断言:“城与乡的差别”似乎又被打破了。

这是……这真的是农村吗?

饶是张居正这样生性坚韧之人,也缓缓露出了呆滞的脸。

就在这时候,直播间左下角的留言区里忽然出现了一个从没出现的名字:

【用户1658790:我去,主播你的农村我的农村怎么不一样!】

林菱也发现人数上升了一个,估计又进来一个路人,她看到那人说话就回复了一句:

【哦,那是我们村的大户人家,是华侨。我们大多数人的自建房还是比较正常的,和我家差不多,大多是三四层这样子。】

噢,是大户人家,那就不奇怪……还是很奇怪啊!

刘邦想到自己登基时连四匹同色的马都凑不齐,他自己也没住过三四层高的宫殿啊!不由酸溜溜道:“后世竟如此豪富。”

【用户1658790:我酸了,闽闽就是有钱啊。】

林菱眨眨眼:

【不是的,是我们这边宗族观念比较强,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嘛,在古时候我们这边很穷的,没听说南蛮么?没错,就是我们。后来为了生存,大家都出海打拼,挣了钱的族人就会回家乡盖房子、修路建桥、帮扶其他的族人,当然,也有衣锦还乡之意。】

张居正默默点头:他先前想得不错,林姑娘果然是闽人,只不过后世变化实在太大了……大明时期的八闽之地,还属于“烟瘴之地”,是发配流放犯人的第二选择,首选自然是更为崇山峻岭、道路难行的烟瘴之地广西……

【其实我们这里最豪华的不是我们的民房,是我们的宗祠!我们村子里百分之八十都姓林,等会我们会经过林氏宗祠,你们就会知道,我们的祠堂才是最牛的。】

说着三轮车果然驶过了一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装饰得金碧辉煌恍若宫殿的建筑前面,大门前那泥金描绘的巨大牌匾上面果然写着“陇西林氏”。

“陇西林氏?”李世民惊讶道,“陇西林氏的后裔怎会举族到岭南定居?”

在隋唐,陇西林氏可不算大族,而是“李氏十三望,陇西为首”,天下李姓都以“陇西李”为荣。大唐皇族祖籍陇西,这可是龙兴之地!不到万不得已,怎会有人弃祖地而南下?

“衣冠南渡!”房玄龄缓缓吐出四个字。

李世民犹如被惊雷炸醒。

晋末天下大乱,中原大族纷纷举族南逃。但记忆中,大多士族都随司马氏到建康(南京),怎会一路逃到岭南?难不成之后还会有生出比晋末更大的乱子,让士族不得不迁徙到崇山峻岭的岭南才能活命吗?是啊,仙迹曾说大唐安史之乱,安西军五十年等都不来援军,朝廷无能,想必天下山河也支离破碎了。

李世民的面色又再次渐渐沉寂下来。

而早已知晓中原曾有过三次规模巨大的“衣冠南渡”(晋末“永嘉衣冠南渡”、唐安史之乱后的“唐衣冠南渡”、北宋灭亡“建炎衣冠南渡)的明清,就对此很淡定了。

“天灵灵地林林姑娘果然是士族之后。”朱棣望着那恢宏气派的宗祠建筑,道,“光听她先前说得,我还以为她真是平头百姓呢。”

朱标摇摇头:“不,或许能够历经数百年、上千年无数次战乱还能够繁衍生息至后世的家族,只怕祖上皆是士族之后,平民百姓早已……”

真正的老百姓们在战乱中哪有什么自保能力?仙迹中远处曾一闪而过几座破败倒塌的巨大灰黄色土楼,那分明是带着箭洞的坞堡模样!

赵匡胤也注意到了那几座老房子,对赵光义感慨道:“林姑娘的先祖哪怕迁徙到此处也过得不容易啊!她的先祖一定拼尽全力才能在此地保全族人,也只有一整个家族团结起来才能抵抗战祸、天灾、土匪、野兽……所以林姑娘才会说,他们时至今日宗族观念依旧极为昌盛,出海打拼的族人都会回乡建设家乡,这或许便是代代相承、刻在他们血脉里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