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4页)

“璋哥儿媳妇,你莫天天做针线,得仔细眼睛。”殷姨娘笑道,她和这个儿媳妇相处的倒是不错。

于氏手上还穿针引线,嘴上却道:“姨娘说的是,只是我见二爷脚下容易流汗,所以多缝几双鞋垫。自己缝的,针脚细密,比外面的好穿。”

殷姨娘就更欢喜了,这个儿媳妇算是对儿子很上心的,到底大三岁,也很为景璋着想。

二人闲话几句,殷姨娘也告诉她不少颜家的波流暗涌,“你倒是莘表姑娘为何没跟过来?还不是老爷太太不愿意她做儿媳妇。太太一直不满意莘姑娘,老爷倒是看不出有什么,这次都走了,就把莘表姑娘留在金陵,明说是陪着老太太,实际上啊,就在这上面。”

于氏手一停:“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我说怎么莘姑娘不和我们一起呢,可是老太太那么疼她,怎么没有要求莘姑娘跟过来呢?”

“这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们这位大夫人可不像二夫人一样性情柔和,咱们家老太太也没有三老太太那般强势。”殷姨娘道。

“再说了,那关氏挑的可是谁也挑不出错来。”

这么一说,于氏心里就全部明白了,颜景昭是长子,属于过继给三房的,三老太太选的关氏家世极好,关氏出过三任宰相,其父如今也是翰林院大学士。在仕途上,这位大人是可以提携颜景昭的。

偏偏颜景昭本人也读书聪明,公公当然默许这门亲事。

而她之所以高嫁成功,并非她多优秀,反而是因为颜景璋读书不成,若是说亲一个门当户对的,那心气太高,反而会嫌弃颜景璋,正好还能堵上于老太太的嘴。

甄氏已经把于老太太的侄孙女娶进门,已经照顾老太太一次了,在她自己儿子的婚事上,她就绝对不会让于老太太的外孙女如愿。

这就是于老太太默许莘婉留在金陵的原因了。

实际上这种缘由窈娘从一开始就知道,但也无可奈何,莘婉父母若在,未必看的上三哥颜景文,偏偏她父母双亡,投奔而来,没有人能够替她作主。

在解氏这里吃过晚饭回来,窈娘秉烛看书,她现在愈发喜欢看书,总觉得书里有无穷无尽她从未见过的世界。

《天工开物》中说不遇逆风,一昼夜顺水行四百余里,逆风亦行百余里。

从南京到北京,走水路,快的话十五天,慢的话也不过二十日左右。

现下从南京出发,已经有十日左右了,今日听说颜应祁特地赏了一份上等的文房四宝给颜宁馨,甚至还送了两盒珍珠给她。

顾妈妈道:“老爷这是为何?”

“大姐姐没回来之前,我们姐妹三人首饰衣裳颇多,上次过年,她也只有公中打的那根步摇。如今爹这般,也是送她些首饰吧,再有那日四妹妹吼了大姐姐,怕她难过呢。”窈娘感觉是这般。

顾妈妈笑道:“四姑娘怕是又要吃味了。”

“她真的是什么都爱比,见不得别人比她有一点儿好,前些日子也在家说什么正出庶出。”窈娘很了解莹娘。

中途船要靠岸补给,却有人趁机上船拜会,还说是认识解氏的人,解氏正和颜应祁下棋,见递过来的帖子上的文章蹙金结绣,一下就知晓是谁了。

“娘,是谁?”窈娘问起。

解氏想了想:“请她过来不就知晓了。”说罢,又请颜应祁回避,说是女眷,是她东山的同乡,以前关系还颇为亲近。

在这位夫人到达之前,窈娘翻了翻帖子:“娘,不就是一位千户的夫人吗?”

千户也不过是个正五品的官,大魏文官可比武官地位高多了,千户夫人其实真的算不得身上。

解氏笑而不语,只见门口走进来一对母女,母亲生的清秀寡淡,女儿倒是显得漂亮几分,她见到解氏之后准备拜下,解氏一把扶起她来。

“你我总角之交,怎么还来这一套。”解氏看着眼前的陆氏,也颇为唏嘘。

当年解氏之父,不过是个监生,陆氏的父亲却是州府教瑜,其母巨贾出身,她又是掌上明珠,说起来比她的条件还要好的。

二人坐下之后,窈娘招呼陆氏的女儿到一旁吃糕点。

“陆家姐姐,这有许多年我们也未曾见面了?你一向可好?”解氏其实看了帖子知道其中不妥的,因为陆氏当年成亲时嫁的是姓陈的一位秀才,此人据说也是官宦子弟,可如今帖子上写的是舒夫人。

按照解氏的理解,可能是陆氏前头丈夫死了,又再嫁的,若非如此,按照陆氏的性情,不会如此见缝插针来拜见她了,以前陆氏可是十分不屑的。当年她嫁给颜应祁时,陆氏可是嘴里十分瞧不起颜家的。

没想到陆氏出口骇人听闻:“我这些年日子过的一言难尽,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进门三年,陈家那个和他那个表妹被我捉奸在床,以前说待我入女儿的公婆也一瞬间翻了脸,说她有了身孕,让我接纳她入府,我没忍下,就和离了。后来又被人骗进府,原本说是做正妻的,后来是做妾,那人死了一年,正好我就遇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