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转变(第3/5页)
当时她还没升组。
把现在冰上的叶琳娜与卓铮记忆的那个小女单进行对比,几乎是两个人了。
孙娅然:“都说俄罗斯女单容易沉湖,其实每个女性运动员在短暂的竞技生涯里,都时刻面临着来自身体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莉莉娅当年的沉湖再起,沉湖再出3A,之所以能被人们敬佩,就在于她每次出现,都证明了她在这场挑战里的胜利。
可这样的挑战里,对手将会一年比一年强大,与之相对的是运动员本身,却会成为此消彼长的劣势一方。
但不论如何,当年有莉莉娅,现在有叶琳娜,她们的出现是一种宣告,告诉世界,这里还有属于女性的倔强。
为什么会喜欢没有很多成绩的运动员呢?
因为从她们身上,依然可以看到不屈的痕迹。
桑莹正在电脑前看直播,跟队内的好几个人一起。
她也在看手机,当前的页面里正是争论不休的“慕清晖选站就是错了国家队现在还是以丛澜为主,根本没把梯队放在重心,她早晚要退役的”一类。
桑莹皱着眉头。
身为去年跟着丛澜比赛了两站GP的女单本人,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褚晓彤跟她聊过,两人都承认,与丛澜一起参赛非常有安全感,而且赛场的氛围很好,不管在哪里都能当做是主场。
手指划过手机屏幕,看到了“丛澜不退役这群小女单成长不起来”,桑莹想起了褚晓彤给自己留下的一句话。
她问,你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安排你两站都跟着丛澜一起吗?
当年也有人说,桑莹要是分开一站,说不定就能顺利进总决赛了。
桑莹觉得,她发挥不好,她技术不稳,那是自己的问题,怎么还能怪别人了?
SA第二,COC第三,这是她拼出来的成绩。
假设这两站没丛澜,她就能前进一位,拿下第一和第二了。
但,桑莹失笑,怎么能如此笃定?
比完赛一年,桑莹回看SA和COC,发现褚晓彤的问题有了答案。
很简单,因为教练们就是想要让她成长起来,靠着丛澜成长,也靠着她突破。
看看女单的天有多高,也看看她在赛场的表现与丛澜差距有多大,更要看的,是一个国家队一姐担起来的责任究竟有多重。
隐藏在这些期待里的,还有“思维的突破”。
娜塔莉、索菲娅、还有很多人,都说过与丛澜一起比赛的感觉,离不开的一个词叫做无力。
桑莹回想跟丛澜一起参加的众多比赛,从国际赛到国内赛,她没想起来“无力”,她满心满眼都在思考自己要怎么去比去拼。
褚晓彤以前在采访里回答,她知道超不过丛澜,只能抢第二,但是每次她都不觉得自己会输。
那会儿还有人觉得她这个说法有病。
桑莹当时没理解,现在却理解了。
教练们想让她知道的是,承认第一,渴望第一,超越第一。
他们不愿意丛澜成为女单脑袋上的那座晦暗天空,她不该是障碍,也不是吸收了所有养分的霸王树。
她是目标,是灯塔,是海面大雾中那颗永不会散的光亮。
依靠她,奔向她,而不是,畏惧她,远离她。
迷信丛澜的第一,是冰迷们之间的调侃。
但同时也成为了运动员们的枷锁。
为了破除这个枷锁,她们选择了一条弄虚作假的路,以求证明丛澜没什么了不起。
结果反而验证了,丛澜就是了不起。
为什么两站都要跟丛澜一起?
因为教练们期待的,是慕清晖在这个赛季的快速成长,是她从Jr到Sr的珍贵机会。
沙漠里的半瓶水,有人说真好还有半瓶,有人崩溃地说怎么只有半瓶。
就像是现在的首钢训练场,女单运动员们看到丛澜的各种难度动作,想得不是“这还怎么比我直接放弃吧”,而是“太强了她都在练我怎么能休息”。
没有人望而却步。
没有人感到“无力”。
两站GP,塑造了桑莹的稳定,稳住了她升组的心态,消去了她的不安,留下的是她自觉扛起来的责任,与自己竞技生涯的目标。
那是——丛澜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
慕清晖不是被放弃的人,她是最被保护的那一个。
一如去年,Jr表现不佳,升组一鸣惊人,迅速被人喜爱的桑莹。
·
丁教练在看单诗兰。
于谨其实也在看她,只不过他在现场,但丁教练是在后台看的显示器。
单诗兰的位置靠前,她抽签的名次是第三位。
放在以前,不怎么友好。
但现在还行,叶琳娜·波亚尔斯卡娅第二位出场,按照以往的习惯,她P分高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