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战落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打得依旧很激烈,虽然没有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那么有名,但平常年份每时每刻也有很多士兵战死在战壕之间。
在顶住德国皇帝会战凶猛的进攻后,协约国军队随后开始了一波反攻,效果很不错,直接把德军逼退回兴登堡防线,代价就是进攻途中抛下了三四十万具尸体。
高层们指手画脚指挥了一通,死了上千万士兵后,四年下来还是老样子。
记得有座一战纪念碑,刻着一个普通母亲的一句话:“献给我的儿子,自从你的双眼闭上,我的双眼从未停止哭泣。”
不过英法联军的几位将领肯定不准备闭上眼睛,找准时机要对德军发动最后一击。几个小时内就向兴登堡防线倾斜了100多万发弹药,虽然没有造成非常大的直接伤害,但德军士兵的心理防线基本已经崩溃。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美军被正式列编入作战部队,他们虽然没什么作战经验,不过新兵有一种英法德军队中早就丧失的极为关键的东西:士气。
协约国军官对他们的评价是:“新来的美国军人都很勇敢,因为他们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
现任总司令福煦则认为士气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打了接近四年的西线,有士气的英法德士兵早就在冲锋中战死,剩下的士兵大都死气沉沉,只是机械地执行军官们的命令。
协约国好歹有生力军补充,德军的士气消沉程度就异常严重了,甚至爆发了水兵大起义。
饶是如此,1918年协约国的军队伤亡人数仍在百万以上——德军同样没好到哪去。
德国的盟友奥匈表现则彻底拉胯。各位很难想象,意大利军队竟然能击溃奥匈军队,而且奥军的逃跑速度让意大利军队都无法追上!
当然了,意大利军队背后有英法的援军。
德国的兵源已经枯竭,手里仅剩下可怜的50个师。对面单单美军就有接近50个师,每个师的兵员数量都是德国师的两倍。而这仅仅是美国参战军的五分之一,还有大部分没运过来,各种装备也在美国本土等待装船。
美军士兵目前的武器和军装用的还是英军的,在打赢一场战役后,美军甚至有点希望德国暂时别投降,因为还没打过瘾。
但德国真的是撑不住了,国内的革命势头压不住,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到荷兰,以避免几个月前自己表弟尼古拉二世被灭门的惨剧。
威廉二世此后的二十多年一直居住在荷兰,再没离开,三十年代时顺便给小胡子提供了一些资金支持。
反正不管怎么说,德国彻底败了。
这个消息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段祺瑞绝对是高兴坏了,对德国宣战后,他一直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将政治生命全赌在了参战上面。
现在段祺瑞意气风发,顺便弄到手一支亲军———即为了赴欧参战训练的参战军,一共三个师,隶属段祺瑞的皖系。
对家底向来不厚的皖系来说,这支军队相当重要。
停战协议的新闻传回国内后,全国各地立刻展开了庆祝活动,原本建在东单牌楼北面纪念被杀德国公使克林德的牌坊也被拆除。
北洋政府教育部特批学校放假庆祝,城里六十多所学校的两三万学生高举“公理战胜”“当仁不让”等标牌在长安街兴奋游行,然后到广场进行集会。
包括各国公使以及蔡元培等学术界在内的多人都在广场上发表了演讲,表达喜悦之情。李大钊着名的《庶民的胜利》就是这时候的演讲词。
蔡元培站在讲台上激动地说:“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
“生物进化,在于互相扶持帮助而不恃强权。此次大战,德国是强权论代表。协约国互相协商,抵抗德国,是互相论的代表。德国失败了,协约国胜利了,此后人人都信仰互助论,排斥强权论了。”
“世界的大势已到这个程度,我们不能在世界之外。”
“我希望国内持强权论的、崇拜武断主义的、善用阴谋的、想用一派势力统治全国的,都快快抛弃这种黑暗主义,向光明而去!”
台下数万学生一起振臂高呼:“光明!光明!”
蔡元培走下讲台,对李谕说:“疏才,你不讲两句?”
李谕说:“没有必要了,反正大家的情绪已经到位,我总不能泼冷水吧。”
“泼冷水?”蔡元培扶了扶眼镜,“听起来疏才兄弟似乎有些不同的意见?”
李谕谨慎道:“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蔡元培说:“我们现在作为战胜国接到了去巴黎参加和会的邀请,证明英法美几国还是有点良知的,否则他们就会听信日本政府那套“中国参战不力”、“未能尽其参战国应尽之义务”的说辞,不让中国参加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