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南田古镇

叶璐提起毛笔,蘸上墨汁,在华夏卷地图南面上写下一个‘粤’字。

笔走龙蛇,流畅自然。

“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坐在对面的龚先生一边行如流水地泡茶,一边夸赞,“好书法,阎王的书法又上升了一些。”

“……”叶璐放毛笔的手顿了一下,“多谢夸奖,如是的软笔书法技巧目前最适合我。”

在华夏大地转了大半个圈,确定鬼域布置走上正轨,她又回到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至于粤——当然得留在上巳节揭幕。

在这之前,还有重要事需做。

叶璐在‘粤’字旁边,写下了‘盘古开天地’五个字,打上了一个问号。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这可是真?”龚先生背出《三五历纪》的记载,好奇问道。

“大约有百分之一的真,百分之九九的假。”叶璐微微一笑,转移话题,“龚先生的学生们现在怎样?”

“他们都敏而好学。”

“那还不错。”

在江南水乡,明清先生们开的几家江南书院都收获不多不少的学生。

他们把地址也安排在有意境的地方,或弄堂幽深,或烟雨长廊,或青葱绿意,或花娇似火,或精美画舫,或茶马古道。

清晨,烟雨蒙蒙,薄雾似纱;日间,小桥流水,青石古道;傍晚,夕阳斜照,渔舟唱晚……

不论何时,远望书院,都能描绘出一幅水墨画,美不胜收。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学生们在这里静心学习乐棋书画。

他们在先生们的帮助下,亲自去领悟国学的厚度、国艺的温度和知识的力量,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艺术。

当然,幸运小朋友们的‘课程’也挺重的,成才不仅仅有天分就可以,勤奋也不能缺少。

而当世界上只剩下道德高尚的良师益友时,绝大部分华夏家长都唤起心中的尊师重教。

他们支持先生们。

在江南书院不止幼儿学生,偶尔也有极少部分人通过某些先生的考验,顺利进入书院,甚至得到先生的一对一的专业课程。

这些人可能平日里非常痴迷国学国艺,或者看了一辈子国学书,或者自己写过不少‘诗词’,有的人甚至得到四周的嘲讽。

但他们的坚持和好学没有白费。

华夏特工部门发现,乐不仅包含乐器,还有——舞,而在国内坚持数十年的舞者心性坚强,意念坚定,体质不差,他们也可能通过测试。

在江南书院,学生们收获良多,能与偶像良师一对一接触,一生无憾。

连主神叶璐都被这满院书气提升了一点点心理上的境界,可见龚先生他们有多厉害。

这很奇怪。

龚先生他们在死之前,若是有机会,很有可能踏入以文入道的修炼之途。

但他们偏偏没有。

整个明清时期期间的鬼魂都没有。

而叶璐唤醒的古人绝大多数都是明朝和清朝的,剩下其他朝代的鬼魂都是因特殊而存在,诸如户方来自有西王母保护、燕山金朝鬼魂受到黑巫魂阵的影响等,无不例外。

道来源于巫,又在巫上创作。

叶璐相信历史上是出现过入道者的,至少有老子、鬼谷子、吴道子、吕洞宾、张天师等传说中厉害的人物。

可他们真的死得毫无执念,连个魂都不留下吗?

他们若在,已得道者死后的亡灵和未得道者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叶璐回了江南水乡,目标浙江省青田县南田镇——刘基故里。

刘基又叫刘伯温,自幼聪慧,12岁考中秀才,十七岁开始游学,得到传承《六甲天书》,找到《奇门遁甲》结识一大批明教圣者,为后来辅助朱元璋抗元建立明朝江山打下基础。

他是元末明初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风水师、阵师、军事家,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阴阳风水、奇门遁甲之法。

留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文体文230余篇,里面描述着他丰富的思想。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明朝的灵异史恐怕没有人比刘伯温知道的多了。

关于刘伯温的野史很多,比如他曾挖掘过孔明诸葛亮的墓。

鬼差们无法探出具体消息和请到刘基亡灵,叶璐打算亲自跑这一趟,来探一探刘伯温的墓。

“生活羡优由,耕读传家岁月稠。畜肉园蔬红米饭,花楼,家酿觞边听雨鸠。”

南田镇风光秀丽,年平均气温15度,气候宜人,植被丰富,天下七十二之第六福地,这里早在15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闻名遐迩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