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转眼卢照雪已经十岁了,马上就是考学的时间了。梅花堂已经是四年级的大孩子了,这个年级的孩子可以考学进入官办书院或私家书院。在之后就可以正式为科举做准备了。幼学只是打基础,在书院才是真正要学本领了。

无论是官办的还是私家的,都各有好的。其实女子早就可以在书院中入学,只是当时的女学仅仅为了让女子习得琴棋书画,培养审美,目的是更好地嫁人。而经过明章女帝改制后,女子也可入仕,便取消了女学,无论男女都一同入书院就学。女帝还严明法令,有对女学子作奸犯科者,加重处罚。一时之间,对女学子与男学子同窗一事的喁喁私语少了许多。

从前不少人议论女子入学会使得同窗分心,实在不美,若有不妥之事发生,便是丑闻一件。可女帝似笑非笑道,男子如此轻易就分心,本就不是朕要选拔的人才,若是做出什么丑闻来,岂不是德行不佳,如此之人还是不要参加科举来丢人现眼了。

男人们:……

只能捏着鼻子称是。毕竟女帝说的也没错啊,大义都在她那边。拳头硬、嘴皮子工夫也在行,这样的女帝,谁能说个不字。

可惜女帝人死政消,儿子一上位就复辟男本位思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间的书院自然也对女子比例有所收缩了。

今上又有所不同,登基以后几年,君臣同心戮力,都是往明章女帝时的局面靠拢。当然,今上也不是完全有一个翻版的女帝,他也会应时而变,是一个很得民心的帝王。而且他还挺会做功夫,后世又戏称之为“周茶宗”。

全长安最好的书院就是第一书院和明章书院了。无论去到哪所书院,将来都是要科举的。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武举相对简单,主要考察策问和武艺。

文举则采取1+2的模式,所有应考学子,先考基础的五经以为常识+体测(身体测试),通过之后即获得秀才身份,秀才不可免税,举人可免税。乡试考六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对应的政事、算术、经义、兵事、周法、工程等。每一门都至少得是合格偏上的水准,才能成为举人。会试则考1+2,户部与兵部(大周想培养全民皆兵)二选一,再从剩下四门选取两门自己擅长的部门去考,并进行最终的排名。户科与兵科所录前五名共十人,进行加试考六门,最后排出前十名次序。

这种科举模式已经延续了快三十年,是明章女帝四十岁时改制完成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完善,大家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面的熟悉,已经很适应了。就连平帝上位时也曾经想动过科举模式,却被大家都喷了一头:改了那么久了,早就习以为常了,你这时候要改,岂不是动了我家子弟的蛋糕?哦,你说你娘在位时为什么改得了?那也是女帝威武,手里有权又有民心,而且当时女帝也是缓缓而行的好么!

六个小崽崽里,除了秦晔和秦曜兄妹两个不需要参加科举(主要是也不能参加科举)以外,其他四人都准备要走出仕这条路的。因此最近都在认真备考。

搞得秦家兄妹还有些不好意思:小伙伴们都在努力学习,只有自己可以摸鱼,有点抛弃了他们的感觉。

秦曜甚至问起了妹妹:“灼灼,你有想过将来么?”

秦晔心里一动:“哥哥的将来,不是为帝么?”

秦曜有些不好意思,“阿爹也没有属意我的意思。非要说的话,感觉阿爹更欣赏你呢。”

秦晔定了定心神:“哥哥,你想当这个皇帝么?”

秦曜仔细地想了想,“我说不清楚想不想。灼灼,你想么?”

“我想。”出乎他的意料,秦晔的答案居然很坚定。她的眼神也很坚定,“哥哥,我已经看清楚了自己未来要走一条怎样的路。我希望你也可以看清楚。你若要与我争,我们公平竞争,我输赢都无怨无悔。”

秦曜心里一震。其实他很清楚根本没有什么公平竞争,虽然灼灼可能会有阿爹的支持,可是朝臣之中的阻力可能很大,他们还是更偏向于支持自己。好几年了,他知道阿爹一直留着请立太子的折子不发出去。

秦晔又一笑:“当然,我希望如果我落败的话,哥哥也可以饶我一命。”

秦曜满脸不可置信:“灼灼,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么?”

秦晔无所谓道:“哥哥,是你没有认清楚现实。成王败寇,就算你不想要我的命,也多的是人要我的命。夺嫡之争到底是如何的,哥哥你先看清楚吧。”她只能确保如果是她胜了,会留下哥哥性命。但哥哥如何,她不知道。但她一定要去争这条路。

秦曜心情复杂,跑去和长孙令说了这事,“阿娘,我没想到灼灼会这么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