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专家(第2/4页)

说完,她把这个病历本放到一边,又拿起另一个:“患者自述食欲不振,有口苦和呃逆的情况。且面容愁苦,会多次重述说过的话。大夫开了归脾丸加味,同时加了疏肝解郁药。但这里面的龙眼肉稍嫌壅滞,在中焦有浊邪的情况下,宜去掉。从结果来看,同样不理想。”

“看这个方子,大概是考虑到患者有头晕头痛还有呃逆的情况,用了半夏天麻白术钩藤这些药物,因为患者口述胸闷,又加了远志。但远志这味药它会伤胃,在脾胃功能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要慎用的……”

中年大夫和那几个年轻人都用心思考着,想着这个病要是让他们来治,会不会也这样开药方。

但事实证明,患者病情并没有好转啊。

这时罗裳又道:“患者脉迟弱,有轻微尿频,也有大夫从肾论治。”

众人都在思考着,这时罗裳翻到了程钊明所开的药方,跟程钊明说:“师兄,我的思路跟你其实差不多。”

程钊明疑惑地道:“不瞒你说,我经过思考,认为这位大姐她没有明显的寒热冷暖,以喝水为例,她就没有特别的偏好,凉水热水都可以。所以她这个病,不是什么阳虚阴虚,主要问题还是脾胃枢纽瘫痪了。”

“脾胃如轴,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肺气可以肃降,肝气得以向上生发。反过来,脾胃虚弱,出了问题,脾胃先会有壅滞痞闷,胸口不舒服,消化不良没胃口的现象。”

“中枢出了问题,就好像道路上的十字路口堵上了,自然会影响到气的升降。使清气不得升,浊阴不得降。患者会感到头晕头痛,口苦呃逆就很正常。”

说到这里,他面上浮现出几丝苦笑:“我觉得我的思路是没问题的,前医的天麻钩藤还有活血化瘀这些我没用,是按自己的思路开的药。”

“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个药方,恐怕还要调整一下。”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疗效就是硬道理,如果没有效果,即使把医理讲得再明白也没用。

所以那中年大夫欠起上半身看向程钊明开的药方。看了一下,他就弄清了,程钊明用的是李东桓的补土法,以补脾胃为主,同时加上了升药和降药,以促使患者体内的气机运行恢复正常。

他这个思路比之前的几位大夫都要完善,兼顾到了方方面面。如果有效的话,应该是能治本的,一个方子就可以治疗许多不适症状。

但问题就在于没效果啊?中年大夫眉心不禁微皱,显然也在用心思索着。

“小罗,你说说看吧,我觉得你是有自己看法的。”程钊明看了眼罗裳,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师兄,这个药方总体没问题,只是有一个方面我觉得可能要微调下。”

罗裳没有推诿,指着药方上的药材,说:“升阳的药有点少了,降浊的药相对多了一些。这样一来,升上去的阳气很少,升降就无法平衡了。”

“黄芩党参升麻这些是必须的,蔓荆子等降浊药保留,生麦芽的量可以增加少许,再加上玫瑰花,取其芳香化浊的用意……”

她这个改动确实不大,患者和家属都听得云里雾里的,但在场的几位大夫都是专业的,一听就能看出来,罗裳在用药的裁量上确实有足够的经验。

程钊明听到这里,也不得不点头:“有道理,这么一改,方子就更完善了。”

“大姐,你要是没意见,就照着这个药方先吃三天试试吧。”

这家人都没意见,客气地拿着改好的药方下楼去抓药。这些人走后,程钊明把剩余的号看完,就请罗裳去医院附近的饭店吃了顿饭。那中年大夫和几个年轻人也在旁边做陪。

大家都是中医人,吃饭聊天时,免不了会说起中医方面的一些事,有搞笑的事,自然也少不了吐槽。

吐槽的话是最容易产生共鸣的,小边本来在老老实实当陪客,后来也插了一嘴:“兰少强的诊所可黑心了,他爸在二院当大主任,自己干半天歇半天,故意安排一帮托在他们科室外边把挂不上号的病人引到他儿子开的那个诊所去。就他儿子那水平,连他老子十分之一都没有,连我都不如,还……”

程钊明瞧了他一眼,放下筷子没说话,中年大夫轻咳一声,室内突然安静下来。

小边这才意识到自己一时上头,说过火了。不管怎么说,兰少强他爸兰主任都是汇川市有名的中医,他是程钊明新收不久的弟子,如果他说的话传出去,别人说不定会以为这些话是程钊明教给他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小边涨红了脸,端起水杯连喝了几口,以便掩饰自己的尴尬。

另外两个年轻人朝他挤了挤眼睛,显然也赞成他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