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3/7页)
魏徵:“何为稻麦复种?”
周自衡愣了一瞬,之前他给他解释过呀,但他很快明白过来,这是魏徵让他解释给其他人听呢。
“稻麦复种指的是水稻收完之后,还可以在地里种一茬冬小麦,这样可以多收粮食也不至于让地荒废。”周自衡道,“但小麦与水稻所适应的土壤和环境并不相同。所以微臣觉得可以改为双季稻!”
这次不用等到魏徵开口,李世民主动问:“何为双季稻?”
“双季稻为早稻和晚稻。三月底四月初播早稻,七月初就可以收割,立秋前播晚稻,十一月底左右收割。一年双季,故名双季稻!
“若是再往南一些,在岭南甚至是琼州、安南等地,气候炎热、土地肥沃,水稻一年甚至可以收三季!”
所以后世很多农学试验田都在海南,就是因为项目速度进展更快。
李世民的眼中闪着光,喃喃道:“岭南……”
在武德五年的时候,李靖与李孝恭出征岭南,岭南二十州在冼夫人的后代冯盎的率领下归于大唐。世人道岭南多瘴气,遍地蛇鼠虫蚁,却没想到竟然还是块种稻的好地方?
还有安南,他本来不怎么重视那地方的,觉得不过是边陲之地……
“三季!”杜如晦惊讶的挑眉,“那岂不是每年的粮食收成可以翻上三番!”
“不能这么算,”周自衡忙道,“单季稻的亩产会高于双季稻,但是总量肯定是后者更高。”
其他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周自衡从容应对。这些在场的朝臣们竟然有一种错觉,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个有着十几年经验的学者甚至是管理者。
听完后,李世民打开魏徵的那份案卷,犀利的眼睛看着他:“你曾与魏卿算过一次账,算江南一带每个人的口粮,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增产,也不过是堪堪果腹……”
这份奏折曾经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惊,他从未这样仔细清晰去算过一个普通的家庭的吃穿用度。当这些变成数字之后,压力感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
然后,给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觉得粮食成为了悬在自己脑袋上的一柄利剑!如此大的粮食缺口,他真的能在这样的局势下带领着整个大唐的老百姓走入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可以吗?真的可以吗?
那两日,李世民都没怎么睡好觉。
于是,他此刻终于可以问周自衡:“可如今,周十三,你觉得江南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天下粮仓?”
他的眼神中带着微微的压迫感。
周自衡一惊。
魏徵抢在周自衡回答之前开口,不认同的道:“陛下!”
周自衡回过一点味来了,这是打算让他签军令状?
他站直身子,眼神不惧的看过去,竟然在李世民的这种注视下没有躲闪。
“陛下,这只是个基于现实而做出来的计划。但是计划达成与否,还要看很多因素。可如果连计划都没有,那就永远都别想要达成。”
傻了才会应承下来。
不过周自衡的这个回答也算是回答得不卑不亢,李世民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殿中的那种压迫感似乎也一扫而空了。
周自衡心中暗想,不愧是亲率数十万大军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人,气势就是不一样。
“魏卿,你何苦担心他?这小子实际上滑头得很。”李世民挑起眉来,整个人又恢复了刚才的放松姿态,他懒懒的道,“周十三,你刚才若是一口应承下来,我倒觉得你不过如此。”
年轻人,没有被冲昏头脑,很好。
他没有再往下说,反倒换了个话题,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从江东犁到增产,你算是立了一件大功,便是让朕如汉武帝一般提拔你做治粟都尉,便也可以了。不过朕还想要问你一句,你自己,是想继续待在司农寺还是进六部?”
这话问得和崔善为一样,但是份量却又要重上许多。
但周自衡依然想也不想的道:“回陛下,微臣还是想要回江南去,去做完那些未竟之事。”
他这话说出来,明显感觉场中氛围变得有点诡异,然后就听到皇帝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李世民看向魏徵:“果然被魏卿猜对了,这一局是朕输了。”
魏徵笑而不语。
周自衡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在自己来之前就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魏徵说此子必然会想要回江南,李世民不信,觉得他肯定更愿意留在长安。两个便打了个赌,没有赌注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