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总裁助理”林子昂拜见“壳王”六哥(第4/7页)

与杜铁林的关心与检验相对应,六哥这边也是一番“言传身教”,俨然是另外一道风景。

六哥身上江湖气更重,在林子昂面前又好为人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在林子昂面前说。明面上听着,六哥是真心把林子昂当小兄弟,也希望林子昂越做越好,将来或许还能帮助到自己。“莫欺少年穷”的道理,六哥这样的老江湖最懂了。但暗地里,这拉拢关系也好,知无不言也好,是否还有其他的目的,这就需要林子昂自己去领悟了。

此时此刻,林子昂想起父亲老林的一句话,十分应景。

父亲老林从小就跟林子昂说,外面的人说你好,你姑且听着,但千万不要真以为自己有多好。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要清楚。

林子昂常记着这番话,虽然现在有时候碰到事情,父亲老林经常会倒过来问林子昂,说自己跟不上形势了,想听听儿子的意见。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老林还是手把手地教了儿子很多,至于现在,父亲对儿子有依赖,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了。人总会老的嘛,如果恰巧有一个年富力强的儿子,做父亲的,谁不会多问一句,让儿子拿拿主意呢。而在林子昂这里,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在,他的心里便总是有依靠,遇事也断然不至于惊慌失措。

这段时间,林子昂组织团队人员充分研究了六哥旗下几家上市公司的财报信息,并且做了细致的比对。杜铁林曾经告诉过大家,面对同一个事情,张三一种说法,李四一种说法,各有各的立场和诉求,但如果将相关各方的说法全部集中起来,针对具体某一点的说辞进行交叉对比,所重叠的部分,可能就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内容。当然,也只能说是接近真相,不能说是百分百真实。

既然六哥要从手头这几个“壳”里拿一个出来转给振华控股,那林子昂必须得保证,转给振华控股的这个“壳”,得是相对最干净的,千万不能有什么硬伤。经过比对,林子昂发现其中有一些很隐秘的痕迹。这些痕迹,放在台面上说,都没问题,都是在既定游戏规则下的正常玩法,谈不上什么致命的硬伤。而且,在几个上市公司平台的腾挪中,这些痕迹已经处理得很巧妙了,足见六哥实为胆大心细的“强人”,并不像他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粗鄙”。事实上,如果你真的误以为六哥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会不再“以貌取人”,这大概也是这几年林子昂在工作中的一大收获。

梳理完毕之后,林子昂是打心眼里佩服六哥“财技”之高超,但总觉得还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六哥的玩法,谈不上是钻了政策的漏洞,你最多说他胆子大,但又不能简单定性为违法违规,顶多是游走在了一个模糊的灰色地带。但妙就妙在,六哥竟然能在这灰色地带,走出了红毯时装秀的感觉。无论如何,鲜活的事实再次证明,制度设计永远都是在理想状态下的制度设计,但制度或规则永远会跟不上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简单说来,这几年六哥的玩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国内投资圈天使轮、A轮、B轮、C轮转换之间的利益诉求关系。譬如先在外围寻找或设立一家有“价值”的新公司,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必须新颖,可以是真的具有投资价值,或者只是具备讲故事的价值,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故事,有没有可以拿出来讲的“亮点”。

六哥和六哥的朋友们早早地就“潜伏”在里面了。也不知道这几年哪个高人想出来的关于“投资收益”确认的新办法,很是神奇。譬如一家公司注册资金一千万,六哥和他的朋友们出了三百万,占股30%,然后公司正常开展业务。因为觉得这公司“有价值”,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愿意出五百万买这公司10%的股份,于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就变成了五千万,这单交易一旦完成,只要公司后面不倒闭,六哥和他的朋友们的投资,对应的就是一千五百万的估值,扣除之前投资的成本三百万,账面上就可以录得一千二百万的“投资收益”。看清楚了噢,即便这个公司业务上还是亏损的,实际上六哥和他的朋友并没有真金白银

的赚到钱,但是在会计层面,在财务账上,至少就可以确认赚了一千二百万

而这种基于非上市公司投资的估值玩法,一旦投资主体是上市公司,同时又能在几个上市公司主体之间做腾挪的文章,这里面可以翻出来的花样就多了去了。而且,这上市公司里面既有真实的业务收入,又有这种投资类的收入确认,或者所投资的公司可能本身就处在同一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存在关联交易、转移收入的空间,再叠加六哥最擅长的“甲地作案,乙地销赃,丙地分钱”的手法,那最后的局面,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