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骗子(第4/4页)
谈论了一会儿,高适拿出一面旗帜,亲自缝起来。
他要缝的是朔方军的战旗,这次出征太急,这些事前都没有筹措好,只能路上制备了。
“你还会做这个?”
“少时家贫,什么都得自己做啊。”
“将军!”忽有士卒大步往这边赶来,道:“我们发现那边有一块石刻,请将军过去看看。”
……
说是石刻,其实是有人用猎物的血在石头上写了一段文字,石头边还找到一些火炭与吃剩的骨头。
高适原本还不在意这件小事,但看严武蹲在那看得认真,不由问道:“上面写的什么?”
“你看吧。”
高适遂俯身看去,只第一眼就愣住了,因那上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朕受命于天,宅帝位四十有二载”。
那石头上的字有些已经被冲刷、风干,不可辨认了,但还是能看出大概的内容,是有人以天子口吻,自述了在陈仓遭遇兵变的经过。提及了庆王李琮、忠王李亨、薛白等都是叛徒。
“这……”
“假的,难怪近来汉中不少人敢冒充圣驾招摇撞骗。”
严武说着,靴底已踩在那石块上,用力一推,把那石块推进了小溪里。
高适很快会意,这石头上指出的叛逆,乃是眼下在秦岭那边组织平叛的关键人物。若是把他们都打为叛逆,那大唐只怕要像西晋一样丢掉一半的疆域。
***
长安城外。
崔干佑感到了十分困惑。
他本以为,随着李亨称帝的消息传来,长安城会人心动摇,不攻自溃。但结果反而是他受了一个小挫折,之后,长安城内反而不再出现内乱。
“不对啊,唐军的粮食愈不够吃,愈不该如此齐心坚守。”
“是啊。”田承嗣亦感到了意外,道:“我安插在城中的内应也没了消息。”
他们的兵马虽然骁勇,却也并非没有压力。
整个大燕目前的形势是,西进不利,东进也不顺。不仅是长安城没有拿下,安庆绪派去东略的兵马也被拦在雍丘不能寸进。换言之,一旦遇上名将,塞北骑兵不擅攻城的弱点便暴露出来了,这导致他们无处掳掠,粮草不济。
与此同时,李亨在灵武称帝,显然也在集中兵马,准备反攻叛军。
留给崔干佑取长安城的时间实际上也不多了,安庆绪已经又有了退守范阳的打算,几次下旨催促。
从某方面而言,安庆绪的想法也没错,只要老巢在,雄兵在,暂时放弃已经被掳掠干净的河洛地区,以后再来,收获也许更大。
崔干佑却不想当只会入寇的强盗,他唯一能劝说安庆绪继续攻长安的理由就是李氏正在内斗,李亨指责李琮弑君。正是取长安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他总认为拿下了长安,就等同于拿下了大唐天下。
田承嗣的目光再次落到了当初边令诚送出来的那张战略图上,沉吟道:“你说,这难道是假的吗?”
“不太像,若没有援兵,他们还守着长安做甚?”
正商议着,忽有哨马赶来。
“报!”
“将军,在长安城西又发现了朔方军的哨骑!”
崔干佑道:“多少人?”
“不多,仅数十骑。但是,末将有些疑惑……”
“说!”
“末将留意到,长安城头上的守军见到朔方军的旗帜,尽皆欢呼。”
此事就有些奇怪了,李亨即使要派朔方军来解长安之围,那城中弑君的叛逆也不该欢呼。
崔干佑想不明白,干脆亲自策马出了大营。
他赶马到长安城西,远远便只见皂河畔尘烟滚滚,有数十名骑士打着朔方军的旗号几番想突围奔到长安城下,燕军的骑兵则试图射杀他们。
朔方骑兵一见便撤远,等燕军骑兵归营又重新回来。
崔干佑抬起头,往城头上看去。
他目力极好,能见到有些紫袍、红袍的官员已登上城头,眺望远处。从他们的身形动作间,崔干佑能感到他们的欢喜。
看起来,李氏宗室之前的内斗并不像他此前以为的那么激烈。
于是,燕军把哨马放得更远,又过了数日,哨马回报,在歧风发现了朔方军先锋进军迹向。
“还是迫不及待地来了。”
“他们毕竟是一家,还能眼看我们夺了长安吗?”
田承嗣指着战略图道:“或许是唐军故作不和,想偷袭我们。”
崔干佑沉思着,道:“不论如何,我们不能被牵着走,只要想清楚一件事——是与唐军继续攻防下去,还是野战?”
“你是说……西进,反过来偷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