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风雪故人来(第2/5页)

“还回长安做甚?”

这问题不好回答,杜五郎一愣。

杜媗捋了一缕头发,道:“采买些物件。”

她说罢,不由转头看了杜妗一眼,只见她还在想着事情出神,也不知在担忧什么。

搬回了杜家老宅,众人都很不习惯。

全瑞很快找到杜有邻说了一堆琐事。

“阿郎,老宅的奴隶都放了贱籍,只剩下些上了年纪不愿走的,宅院里还好安排,田要再雇人种,得比往年多出两成,如今有点力气的都愿租官府的公田……”

“别和我说这些。”杜有邻只听两句就不耐烦了,挥手道:“与娘子说去。”

他自低头摆弄着那张坐榻,总觉得远没长安那把椅子舒服。

那把椅子是御赐的,用细麻布包裹着棉花当作坐垫,靠背也是垫着,且还是以贴合他背脊的弧度订制的。

就这么一个物件,薛白却说棉花产业、织布产业有大进展才能造,而从造出来到批量制作,送入千家万户,没有二十年光景都未必做得成。赐给杜有邻,为的是让他时时想到棉花,时时考虑百姓是否受寒。

杜有邻极珍惜它,每次坐下都是轻落轻起,这次搬家不带来,实在是怕磕坏了它。

“家里看不到棉花,我也无官一身轻,不必管百姓暖寒喽。”

他叹息自语着,卢丰娘已跑了过来,一路聒噪不停。

“阿郎!”

“往日不觉得,原来这就是朝廷的新政。雇佃户还得多给两成,这可是活生生的钱啊,连妾身都心疼,难怪那些人要闹哩……”

“嘘,什么话你都敢说。”杜有邻叱道,“什么活生生的钱,钱不过是死物,少了这两成,你便缺钱用吗?农户们多了这两成,却能少卖一个孩子。”

他能力如何不说,这些年待在中枢,觉悟还是很高的,反正他也不管家里的帐,转头又去摆弄他的床板。

“床也硬梆梆的,连床棉褥都没有,还是得种棉啊。”

卢丰娘一跺脚,气道:“那就把你杜家的田全改为种棉花,让你软个够!”

不习惯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次日睡醒,杜有邻负手在院子里逛了一圈,却不见报纸送来。

在长安,他订了足有十三份报纸,从国事到民间杂谈,从诗刊到故事会,应有尽有。

“阿郎在找什么?”

“少陵原恐怕是订不到报纸了啊。”杜有邻不无悲伤地叹道。

“有的!”全瑞应道,“集上就有驿馆和报舍,除了一些小报,都有的。只是要比长安晚一天,因此小人昨日没订,让它明日送来。”

“晚一天还如何称作‘新闻’?”杜有邻依旧不太高兴,“所谓新闻,重要的是得新。”

“那要不……阿郎回长安看?”

全瑞当了一辈子杜家的奴才,眼看放籍之风日盛,虽没起别的心思,但似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性格。

杜有邻遂不悦道:“还不是五郎这个败家子!”

***

与杜家旁人都不同的是,杜五郎回到老宅后颇为开心。

没了应酬,不被打搅,他感到十分自由,每天带着儿女们打量大大的花园,打算布置出一种世外高人的格调。

一直以来,他对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很感兴趣,近来就在研究果树嫁接之事。

旁人懒得听,可他却会与女儿分享这方面的经验。

“阿苽知道吗?把柿树接到枣树上,柿子能长得更好,其中原因,陛下说是因为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能够优劣互补,我觉得他在胡说,但我想试试看。”

“阿爷,我知道了,我们可以把麦糖接到果树上,然后长很多很多的麦糖!”

“不是这样的。”杜五郎想解释一下,却不知该怎么说,最后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把几个麦糖种到地里。

之后,杜菁就带着她弟弟,每天拿着个小铲子到处挖,不仅没有种出东西来,还将花园中的藤蔓铲掉了许多。

杜五郎也不骂她,说杜菁不喜欢藤蔓,我们就改种竹子吧。

可当他抱了一把竹苗来,转头却不知女儿跑到何处去了……

杜菁蹑手蹑脚地摸到了杜妗的屋外,探头往里瞧去,只见杜妗正坐在桌前,执笔对着纸发呆。

“姑姑,你真好学啊。”

杜妗抬头,见是杜菁走了进来,眼中柔和了一些,神情却还是淡淡的,道:“算是吧。”

杜菁走到桌边,想看看她写的什么,却被她直接拿了本书把稿纸盖住了。

“姑姑在写什么啊?”

“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

这般一说,杜菁反而更加好奇了,平时里便留意起她的事来。

以往杜妗太忙,杜菁其实不太了解这个二姑姑,只知所有人都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