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4/4页)

三个人轮流上阵,把张根说的晕乎乎的。

其实他这病不严重,就是这里医疗资源跟不上,很快就好了

他想不想去首都他当然想啊,有谁不想去首都看一看的,那是他们国家的中心。

想不想看看安国的对象想啊,除了安国,还有其他几个没有成家的,他都想看看,想看着他们成婚生子。

对啊,想想,还有这么多想做的事,几个孙子这么有出息,他却一直没去那里看看,这太不值得了。

“那个去省城的花销,大吗,家里没多少钱。”

张卫国摆摆手“这个爷爷你放心,我有个同学的大姐就在那里工作,那里的收费也不过分,你这么多子孙,大家凑一凑,肯定没问题。”

张卫国没想过自己一家人全部出了,就算他们家是有钱,但是事不能这么办,大家都要给,他们经济一般,那就给少一些。

不然长久下来,全部他们负责,很容易把心养大了。

李满芬也在劝,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老伴可是她的主心骨,家里这么多孩子,就算花销大又怎么样,他们有能力,花销大也要把他治好。

而且老二媳妇不是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吗,治个病,她肯定拿的出来。

张根被说动了,全部人都在劝。

之前大孙子大孙女也有劝过他,但是那时候他心里也有顾虑,他们也没有什么认识的人,而且花销,他们可不敢这么肯定的让他放心。

现在卫国有认识的人,而且,老二这边的媳妇孩子都有出息,不一样。

瞧瞧他们几个一身整齐的衣装,个个手上都带着手表,个子高,站在那里,就跟电影里的小白杨似的,算是神气。

那、那就去

这决定了要去省城那边疗养,不能说走就走,该准备的要准备。

家里的事也要处理一下。

最后商量了,赵来娣在家里看家,带着几个孩子,其余人,都去省城帮着安定下来。

张锦华和张凤华接到电话,也赶了过去,张凤华过去不远,都在省城,这个疗养院她有听别人说起过。

据说收费挺贵的,没有报销,一般人去不起。

张根就是底子不好,他们这个年代苦过来的人,没几个是底子好的,他需要好好补补元气。

苏茴没有怎么插手,就在一边上,看着张卫国他们兄弟忙上忙下,把这事落实下来。

这边的疗养院跟镇上的不能比。

这里也有年代了,但是重新粉刷过,墙面雪白,而且相应的器材齐全,就连同样的白大褂,穿在这里人的身上都有不一样的风采。

这里的医生还有留学回来的高材生呢。

张根有些来到陌生地方的无错,但是看着自己身边一圈的子孙,又放心了。

他辛苦一辈子,还算过的不错,有这么多孩子,在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愿意过来,帮他跑上跑下。

他只需要躺在床上,其余的都不用他操心。

花销之类的,李满芬也没操心,这事张卫国去找了张全,跟他商量了一下,爷爷三个儿子,按照村里一贯以来的风俗,老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儿子的责任,这其中,老人跟着生活的那个,往往要出大头,因为老人的东西,给的大部分都会比别的儿子多,张全在三兄弟中确实也是得到最多的。

房子那时候是张平的津贴建起来的,老人住着,以后自然就是他的,老二那边的房子是他牺牲以后,二弟妹拿着那笔阵亡津贴修建的,老三的房子分了一间,然后拿出一部分钱,多修了一间,这就分家了。

之后工分也好,分田到户也好,两个老人都是跟大房在一块。

按理来说,张全应该出大头才对,而且他现在四个孩子都有单位,全都在外面挣钱,肯定是存有一部分钱的。

但是大伯的钱应该在大伯母那里,所以张卫国谈起花销,是跟张锦华说的。

张锦华这个大堂哥可比大伯母好商量多了。

张卫国其实不介意把钱全给出了,但他要跟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态度,他们分家了,该尽孝的要尽孝,但有些事,也要分清楚。

不能把他们当做冤大头。

大伯母一谈起花销就装哑巴,全指望着他们二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