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两日后,褚空泽与杜苓嫣乘坐的船终于到达越北府。

初入冬,越北府少有天气晴朗的时候,今天也不例外,呼啸的风直往人的衣领里钻,褚空泽下来便道:“若再晚个一两日,河面上都该结冰了,到那时走官道,这些东西更不好运送。”

他指的是从船上鱼贯而出抬着不少木箱的下人。

“这些东西倒是来的及时。”褚空泽道:“现在京城的局势不容乐观,离开倒也好。”

杜苓嫣不解:“不过,寻真怎么会选越北府这个地方……”

褚寻真道:“若王爷给出的消息没错的话,不出意外,这场仗直到来年开春都打不完,越北府在河州,是塞北与其他地方接壤的重要州府,不管是运送还是支援些东西都容易些。”

“是箱子里的那些东西?”杜苓嫣问道。

褚寻真点了点头:“没有想到这些东西来的如此及时,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

越北府的府丞姓吴,叫吴栎,三十多岁,与越北人健壮的体格相比,他长得比较瘦弱,但不苟言笑的面容一看就很有威严。

“县主想在越北府种植这个叫土豆的东西?”吴栎皱着眉,拿起一个沾染着泥土,泛黄的圆东西,上面冒着绿芽,长得难看更不知道吃起来如何。

“吴大人可以放心,土豆好种而且产量极大,正常情况下,亩产量可以达到三千到五千斤左右,不过越北府田地较为贫瘠且气候寒冷,实际种出来的产量必定要比我说的少。”

然而,即便褚寻真这样说,也难当吴栎震惊的神情,震惊后就是惊喜以及难以置信,“县主说的可是真的?土豆真有这么大的产量?”

河州最常种植的粮食是麦,别说河州,整个塞北,最主要的粮食就是麦。

早年,塞北麦的亩产量可能加起来都不到两百斤,百姓们食不果腹,冬日里更是难捱,填不饱肚子,更穿不暖,冻死饿死的比比皆是,若赶上打仗,日子更苦,流民哪里都是。

再后来,不知从哪里传出“秋冬宜灌水,令保泽可也”,灌溉冬水可使麦苗耐寒且安全越冬。

在麦种的收贮方面,有株选和防虫的方法,“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

现如今,塞北的情况比早些年好了不知多少,可天气恶劣,土地贫瘠到底是自然如此,不可更改,依旧少不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贫苦人家。

好不容易得战事结束,休养几年,眼看又要起战乱,到那时候,又不知晓会造成多少难民出现。

吴栎道:“县主曾经在塞北,也知晓这里是什么情况,可以说远离京城,消息闭塞不说,又要时常忍受战乱的频发……”

塞北人少,何尝不是因为上述的原因。

听说京城乃至附近州府都办了报墙和报纸,塞北却没有,除去没必要兴办,也是因为他们这里太过落后,受战乱的困扰,连学堂都办不下去。

之前柔然与突厥的大军进攻永宁城,虽未城破,可造成的后果依然不小。

近日城外已经出现不少流亡到此的难民,吴栎虽尽力安置下来,但若战事不停,难办的还在以后。

想到这里,吴栎道:“陛下虽全力推广棉花,可到塞北依旧尚未种植多少,也因为处理不当,现在很多棉都已经发黑……”

褚寻真:“所以,百姓们过冬靠购买棉花?”

吴栎摇头:“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有能力购买棉花……”

商人重利,这种时候,棉花的价格居高不下。

“我知晓了,吴大人,有件事情还需要您帮帮忙。”褚寻真道。

“县主,请说。”

……………………

两日后,越北府的捕快们,每人手持一摞厚厚的纸张,在街上来回的走动,逢人便将手中的纸发出去。

“看看上面写的,看完后去县衙门前去领土豆……什么?看不懂写的什么字?喏,看到站在那边的人了吗?不懂就过去听,听完后领种子去。”

“问我土豆是什么?是让你们填饱肚子的好东西,栖宁县主带来的……”

不仅街上有发送纸张的捕快,城门守卫处也有两人分别站在两边,出去进去的百姓都会被递同样的一张纸在手上。

才到下午,整个越北府的百姓全都知晓有土豆这么一个东西,并且开始由越北府传至河州等地。

捕快值得地方简单布置了一处台子,上面讲的人是吴栎寻来的一位说书人,嗓门大,说的又好,知道怎么抓住百姓们的兴趣。

褚空宁派出海的人回来的正及时,信先到了他的手上,在徐州刚下船,便又收到了回信,等着褚空泽与杜苓嫣到达,就直接来了越北府。

除却土豆外,还寻回了番薯辣椒等物,但现在的季节不适合种植,恰巧土豆经过长时间的密封运送已经催芽不少,可以开始着手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