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他并没有告诉伦纳德夫妇他每天必须一大早出去干活。他知道他们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反对的,而且他们会降低学习的分数以表示对这种做法的反对态度。他也知道,玛格丽特·伦纳德还会夸张地告诫他这样下去会损害身体健康,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因为早晨的几个小时甜美睡眠一旦失去就再也补不回来了。他的身体现在比以前强健多了,体重也增加了不少,总体来看,身体更加壮实了。但有时候他却极度渴望睡觉:到正午的时候他就会昏昏欲睡,下午稍微清醒一些,但是晚上八点过后,他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读书了。

他的自律能力比较差。在伦纳德的庇护下他更是藐视纪律,不守规矩。玛格丽特·伦纳德具有伟大人物了不起的洞察力。她总能看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但却往往忽视其阴暗的一面。她是一个富于情感的人。她认为自己“懂得孩子的性格”:她自诩对他们了解很多。而事实上她却知之甚少。假如她知道了这些青少年孩子们脑子里如何胡思乱想,知道他们在夜里尽做些青春期的春梦,然后又怎样为之忧郁、恐惧、感到羞耻的话,不知道她会多么惊奇。她并不知道,每个孩子因为恐惧而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不愿意坦白真相的孩子,在自己的心中都是个恶魔。

她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但却有智慧。她能马上辨别出一个人的品质。男孩们都是她眼中的英雄、她的天神。她深信这些孩子中肯定会有人成为将来的救世主。她能看到每个孩子心中闪耀的光芒,并加以保护。她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们克服愚钝、呆滞、羞怯,使他们找到聪慧和伶俐的光辉。他们就像战战兢兢的赛马,只需要她悄悄耳语一番,便会安静下来。

因此,他并没有主动供认什么,仍然把心事闷在心底。但是他会经常去找玛格丽特·伦纳德,就像追寻光明一样。她在他的脸上看到了舞动着邪恶火焰,看到了他的渴望和痛苦,而她却离经叛道——用诗词来满足、补救他。

不管什么样的恐惧或者羞耻都会使彼此显得谨慎而沉默,不管二人在谈话中如何毕恭毕敬、心照不宣,他们都会在诗词美妙的象征中得到自由和解脱。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玛格丽特才会同这些小天使打成一片。尽管这些文字诗词可信度不大,但是若能用世俗说教的吟唱把一颗小小的心灵唤回来——把这个迷失的灵魂用诗来改造,让它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那么面对这些撒旦的使者,她又能在乎什么呢?

葡萄美酒虽然从没有沾过唇,但是诗歌的醇酒却溶化在她的血液里,溶化在她的生命中。

尤金刚到15岁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把英语里的抒情诗都读完了。他领会了每首诗的精髓。他并不想了解支离破碎的只言片语,而是整首诗都不放过。他就像酒鬼一样迷醉、永不满足。除了英诗以外,他还研读了德语原版作品,其中包括席勒所写的《威廉·退尔》、海涅的抒情诗和一些民谣。他能整段背诵希腊叙事诗《阿纳贝西斯》中最精彩的片段。这一段描写了饥饿的“万人军”残部如何来到海边,怎样对着大海欢声雷动。此外,他还能背诵西塞罗的几篇读来朗朗上口而内容空洞的诗文,因为他喜欢其简洁易懂、富于音乐节奏的美感,以及恺撒大帝的遒劲风骨。

他非常熟悉彭斯著名的抒情诗,他是从唱歌、朗读以及甘特的背诵中学来的。不过《潭姆·奥山特》这一首是玛格丽特·伦纳德念给他听的。她朗读的时候,双眸闪烁、面带微笑:

“在地狱里他们会把你当鲱鱼来熏烤。”

上小学的时候,他就读过华兹华斯的一些短诗。《我的心儿在跳跃》《我如行云独自游》《瞧她,独自在田野》等,这些诗文他早就知道了。可现在玛格丽特把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世界对我们要求太多》念给他听,要他记住。她朗读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她有意压低了颤抖的声音。

他对莎士比亚剧本中所有的诗歌都很熟悉。其中有两首最令他感动:一首是《哦,我的情人哟,你漫游在何处?》,这一首诗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另一首伟大的诗歌出自《辛柏林》,名叫“不再怕那烈日炎炎”。他曾经试图把莎翁所有的十四行诗都读遍,但却没有遂愿,因为他的人生阅历还不能领悟到字里行间蕴藏的内涵。他诵读了一半,但后来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住了其中不多的几首,而奇怪的是,他刚一读到这几首诗,诗句就像闪耀的灯从书里映出光彩来。

这些诗包括:《在荒废的光阴中》《美丽的朋友,你在我眼里永不老》《让我别叫两颗赤诚之心结合》《将灵魂筑在耻辱的废墟里》《每当夜深静思时》《我能否把你比作夏天》《与君相别在春日》《此季君可窥吾心》。最后这一首是玛格丽特教他念的,当属最棒。当他读到“鸟鸣声歇,余音不绝”一句时,他像触了电似的沉醉不已,以至于接下来的诗句都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