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征服世界
若干年前,我在北极圈内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有段很拉风的经历,当地的科学研究院邀请我到那里住几年,顺便研究邦加民族,那是一个位于无名岛(Terra Incongnita)和福佑群岛(Isles of the Blest)之间,人丁非常兴旺的部落。
邦加人的日常生活跟我们大同小异,但他们坚持把每件事情都交代得明明白白,如同发表人权宣言,所以他们对话里有话、绵里藏针的讲话艺术不屑一顾,也完全没有类似“顺理成章”的逻辑概念。
举例而言,交谈必须使用文字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我们会觉得这没什么好声明的。但是邦加人跟邦加人交谈,一开始就要说:“注意了,我开始说话了,我要使用文字了!”又比如我们盖了房子,就会把街道、门牌、户主姓名什么的告诉来访的人(好像日本人是个例外),但是邦加人则会很细心地在每栋房子上写上“房子”,每扇门上写上“门”,如果你按响了一位邦加绅士的门铃,他会打开门,然后说:“注意了,我现在开门了。”然后再做自我介绍。如果他邀请你吃晚饭,带你就座的时候他会隆重介绍:“这是桌子,这是椅子。”然后再得意扬扬地宣布:“现在开始介绍女仆!这是罗西娜,她会问你要吃什么,然后你告诉她你要吃什么,然后她会把你要吃的端给你!”上餐馆也要经历一整套这样的程序,这是逃不掉的。
邦加人上戏院就更奇怪了,戏院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时,一位演员会上台说:“好了,我们现在就开始演了。”然后幕布拉开,其他演员一拥而出,开始表演。剧目虽然是没什么特别的《哈姆雷特》《无病呻吟》(Le Malade Imaginaire)之类,但特别的是每个演员都会做自我介绍,首先是他的真实姓名,然后是他扮演的角色的名字,每个人讲完话,都会宣布:“安静,安静!”隔了几秒钟,下一位演员才开始自己的介绍。不消说,第一幕结束时,也一定有一个老兄走到台前,向大家宣布:“中场休息,现在是中场休息时间!”
令我更惊讶的是,他们的音乐剧几乎和我们一模一样,有旁白、独唱、对唱和舞蹈。但是在我国,我常看到的是两个丑角先耍宝一曲,然后其中一个人开始唱歌,等两个人都下台去了,马上就接上了一群快步奔出的美女,开始跳舞,让观众轻松一下。然后等舞跳完,演员会再度回到台上。可是在邦加音乐剧场,首先演员会宣布,我们现在先要来看滑稽歌舞闹剧,然后他们会说,对唱就要开始了!顺便强调歌词“真的是很好笑的”。到末了,最后一个下台的演员负责告诉大家:“现在马上会上来一群人给大家跳舞。”而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倒也不是中场休息的时候他们会在台上插播广告,因为我们的戏院也会做这种事,而是他们竟然还要在宣布中场休息之后补充道:“现在请看广告!”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能理解邦加人为何要如此执着地澄清每一件事情。基本上我得出的答案是他们脑子不好,人家不说“我现在要告辞了”,他们就不知道此人是在道别。某种程度上,这种情况在脑筋清楚的人当中也会发生。但后来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邦加人都爱表演,所以他们要把每件事情,甚至是不可言传、不用言传的事情,也都转化成最夸张的表演。
我跟邦加人朝夕相处的那段日子里,重新厘清了鼓掌喝彩的那段历史。从前,邦加人拍手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很高兴,二是他们要对伟大人物致敬。掌声对谁持续的时间越长,代表谁最受欢迎,最受崇敬。而从前那些狡猾的主持人,为了让观众相信一出戏值得推出,会在剧场里部署一些小混混,拿钱买通他们,要他们在即使不精彩的段落也大力鼓掌。电视台首次在邦加开播的时候,制作人把创办者的亲戚哄到摄影棚里,利用灯光闪动提醒他们何时应该鼓掌了,但是不久观众们就发觉他们被骗了。若在我国,这种鼓掌小分队必然遭人唾弃,但在邦加却非如此,观众们反而愈加热烈地渴望加入鼓掌阵营,因为这关乎他们判断事物的权利。于是,成群的邦加公民出于自由意志前往摄影棚,付费购买鼓掌的特权。有些狂热人士甚至还到鼓掌补习班去听课。到了这种地步,一切都已经公开,主持人自己也学会了在适当时机大声宣布:“让我们热烈鼓掌!”可是过不了多久,坐在摄影棚里的观众们就不需要主持人的鼓励了,他们自动地一阵接一阵地鼓掌,停都停不下来。主持人只要随便地问某位观众一个问题,例如,您在哪里高就?观众回答:“我是市政府打狗队的煤气室管理员。”于是雷鸣一般的掌声立即爆发。(西方社会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比如鲍勃·霍伯一上台,还没来得及张嘴说哈罗,剧场里已经掀起疯狂的掌声,或者哪位8点档主持人说:“嘿,我们又来了,各位……”观众们不仅会拍手,还会咯咯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