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回来了。你还坐在电脑前面吗?

我正在电脑的周围走动,斯坦。新的气候报告有何表示?

内容相当令人不安,而且报告中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迄今的各项公报都过于保守。它们未能充分考虑到所谓的“反馈机制”。简而言之,那种讲法的意思是:变得更热以后,就会变得越来越热。如果北极的冰雪融化了,被反射回去的阳光将大量减少,造成整个地球的温度上升。这又反过头来导致永冻层融化,释放出诸如甲烷之类更多的温室气体。更何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类似的“自我强化机制”。或许我们正走向致命的倾覆点,从此以后将再也无法逆转一场全球性的灾难。没有多久前,我们大多数人都还认为至少要等到半个世纪之后,北冰洋才会在夏季的月份完全无冰。如今我们却赫然发现,这个进程的发展速度比预期快了许多,或许在仅仅二十年内就会达到那种地步。北方冰层的消失,同时也促成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冰川加速融化。其结果就是这些重要的水源地随之缩小,而且河流每年都会干涸一段时间,连带明显殃及千百万人的粮食收成和饮水供应。然而受到伤害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而已。该报告进而表明,全世界将有高达百分之五十的动植物物种面临威胁。

我们正在对自己的行星做出什么事情呢?这是问题所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且我们必须与后代的子子孙孙共同分享它。

但现在是你和我相互对谈的时间。我还应该继续这么讲下去吗?

没问题,尽管继续讲下去。现在我去起居室整理旧报纸和杂志,一听到我的电脑发出收到邮件的提示音就会马上赶回来。

我当然对马格利特的那幅画作记忆犹新。它曾经是挂在我们卧室墙上的醒目海报,而最近我又上网找到了它。其法文标题叫《比利牛斯山的城堡》,画中呈现出一个自由飘浮在空中的世界——最起码那是你和我所选择的诠释方式。我俩都曾经是不可知论者。我们不愿轻易接受一个自古流传下来的想法:万物必有根源,所以一定有一位“神”创造了世界。当时我们固然可以讨论,在我们所称的“宇宙”背后是否另有一个机制。然而我们都不相信会有任何更高权威以任何形式作出“启示”。在另一方面,我俩一直对我们自身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深感惊叹。

苏伦,我直到今天都还大致维持相同的人生观感。我永远不会停止对世界的存在感觉惊叹。无论当初在山上桦树林内出现的是什么,相形之下它只不过是一个小了许多的神秘事件——如果你问我的话,我觉得它其实微不足道。马戏演出和杂耍表演令我着迷的程度,永远都比不上草原地区与热带雨林,或者是宇宙中数不胜数的星系,以及星系之间多达几十亿光年的距离。

我和昔日的你一样,对本身就是一个谜的世界兴致盎然,对世间的各种“谜团”却不那么感兴趣。我比较关心的是自然现象,而非超自然现象。我们深不可测的大脑令我感到神奇的程度,又远甚于各种关于“超感觉现象”的零碎传闻。

我不相信,量子物理学当中的各种矛盾现象能够被广泛套用到物理学,更遑论是套用到“精神”现象——例如高等哺乳动物之间的思想传递。不过,世上存在着高等哺乳动物,而且我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这是非常令我着迷的事情。反正你必须寻觅很久,然后才找得到有谁会比我更对自身的存在感觉惊叹。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说法,不过我敢这么讲。所以就“目光短浅”这项指责而言,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应受到你抨击的对象。

可是你自己到底变成什么样的人?你究竟走向了何方?

你表示现在你对彼世深信不疑,并且宣称世上没有死亡。但你是否仍然保持了自己原有的能力,有办法对你当下活在世上的每一分一秒感到喜悦?或者你对彼世的关注,如今已逐渐排挤了此世的事物?

你还会像以前一样,因为生命“如此短暂,如此短暂”这个事实,于是感觉到无尽的哀伤吗?而那些都曾经是你自己的用语。当你想到“老年”和“寿命”这一类的字眼时,仍然会热泪盈眶吗?你看见日落的时候,还会忍不住潸然泪下吗?接着你又毫无预警地睁大眼睛惊慌喊道:“斯坦,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人间!”或者表示:“有朝一日我们将再也不存在了!”

并非每个二十岁的年轻人都具备这种能力,能预先想象到自己总有一日将不复存在——至少其他年轻人的反应不会像你这般强烈。然而当我俩生活在一起的时候,那几乎已成为我们每日的着眼点。从前我们不是经常为此而一头栽入各种最狂野的惊险动作吗?时间久了以后,我不需要再追问你为何哭泣。我知道原因何在,而且你也晓得我知道原因。所以每当你流泪的时候,我就提议前往森林或山区健行。我俩曾经在林中或野外进行过无数次这种抚慰心灵的郊游。你热爱户外活动。可是你对时常被你称为“大自然”的事物之喜爱,在某种意义上就好比是单相思。因为你始终明白,总有一天你将被自己所钟情的事物离弃,到头来只能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