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玉离(3)
杨昭不肯留安禄山在京,菡玉所言不能进,这些时日更被他疏远,每日只在吏部做些批审百官告身假使这样的琐碎杂事。眼看二月就过去了,安禄山不会一直留在京城,若让他回了范阳,天高皇帝远,就再难束得住他了。
已是天宝十四载三月了,明年……时候不多了。
菡玉烦躁地放下笔,推开面前簿册,走出门去透透气。刚走到院中踱了几步,就听旁边一人叫道:“吉少卿!我正有事要去找你,不想在这里碰到了。”
她转头去看,叫她的是吏部侍郎韦见素,停下来问:“韦侍郎有何事吩咐下官?”
韦见素道:“少卿太客气了,吩咐可不敢当。我家二郎今日出城去了,不知要不要来少卿这里告个假?”
韦家二郎就是韦谔,京兆府的官员按理是不能私自离开京畿的。菡玉问:“出城是公干还是私事?公干则不必告假,只要所去不远,京兆府范围之内也不必上报。”
韦见素道:“是京兆少尹派他去的,也不远,就到东郊长乐坡,出城才几里地。”
菡玉略感奇怪,顺口问了一句:“二郎去长乐坡所为何事?”
韦见素道:“我刚刚在省院门口碰见他,他向我知会一声便走了,说是高大将军要去长乐坡,京兆尹命他带一小队人马跟随护卫。我怕他粗心不周全,就替他来问少卿一声,没事自然是最好。”
菡玉愈感疑惑。高力士是内侍,平时不离皇帝左右,怎会去城外的长乐坡?他本人也有骠骑大将军的封号,统领禁军,何必要京兆尹派人去保护?于是又问:“侍郎可知高将军为何出城?”
韦见素摇头道:“想来是陛下派他去的。”
菡玉觉得有些不对,别过韦见素走出省院大门,远远地正看到宫城前那条东西向的大街上,有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往东面延喜门方向而去。
她连忙追上去看,赶到队尾时那队人马已快出延喜门了。队中两人并辔而行,其一头戴圆纱帽手执拂尘,正是高力士;旁边那人体态痴肥,身披皇帝御衣,却是安禄山。随行的队伍小半是安禄山的随从,小半是高力士所带禁军,另有韦谔领少数人马夹杂其中。
菡玉看这阵势已明白高力士是替皇帝出城去送别安禄山。她没想到安禄山这么出其不意悄无声息地就走了,连忙回头赶去省院告诉杨昭。
她一路跑得气喘吁吁,在尚书都堂门口还是生生停住脚步,想起上回擅自闯进都堂内被他训斥。她看到韦见素在都堂内忙着,招手请他过来:“劳烦侍郎代向内堂通传一声,下官有急事求见相爷。”
韦见素道:“你要见相爷只管进去,哪需要我通报?”
菡玉抿唇不言。韦见素觉察自己说漏了嘴,也是尴尬无比,说:“少卿请稍等。”转进内堂去,不一会儿出来回道:“相爷在里头候着呢,少卿请进。”
菡玉谢过,进到都堂里间,偌大的屋子只有杨昭一个人。他正坐在书案前提笔写字,听到脚步声抬头看了她一眼,又埋头写他的东西,一边问:“什么要事?”
菡玉敛袖上前一拜:“下官方才在宫城门前见高大将军正和安禄山同往宫外去,似乎是准备送他离京,特来禀报相爷。”
杨昭头也不抬:“以陛下对安禄山的宠爱,亲自去送他也不为过,何况只是派高力士前去?”
菡玉不意他竟是如此反应,上前一步道:“若非下官正好撞见,还不知道他今日要离京呢。相爷之前可知道这件事?”
杨昭道:“我不知道。他要走便走,谁还会拦着他,却弄得这般偷偷摸摸。”
他这么说摆明就是不想阻拦安禄山离京了。菡玉急道:“相爷,任安禄山就此离去,无异纵虎归山。回了范阳老巢,以后再想让他出来可就难了!”
杨昭淡道:“要他入京,再让陛下下一道圣旨就是了。”
“安禄山真要谋反,圣旨又能奈他何?”
“那不正好,”他放下笔,回头查看自己有无写错,“他要真举兵谋反了,王师发兵平定就是,倒省得我绞尽脑汁在陛下面前与他周旋。”
菡玉忍住怒意劝道:“如今安禄山精兵天下莫及,他一旦举兵,谁人能克?战事一起就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大唐百年盛世毁于一旦。相爷明明可以将此灾祸消弭于无形,为何拘泥于一己私利,白白错失良机?倘若当真酿成大祸,相爷就不会觉得愧对黎民、愧对陛下么?”
“明明是安禄山要造反,却为何把帐算在我头上?我不阻止他造反,这造反的后果就要我来承担了?”杨昭冷哼一声,抬起头来看她,“吉少卿,别忘了你的位份,小小的太常少卿、吏部朗中也敢用这种责难的语气跟宰相说话。”
菡玉道:“正因为你是宰相、位列三公,下官才敢斗胆进言,请相爷担起这辅弼天子安邦定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分内之事。否则,在其位不谋其职,不是枉坐了这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