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高川的第二次推理(第5/8页)

“看来你已经很清楚袁睿的犯罪动机是什么了。说说吧。”骆松对高川所讲的一大堆理论性的东西有些不以为然。

“下面我就来说说袁睿的犯罪动机,记住,只有结合我上面讲到的精神分析学范畴的内容,你才能真正理解袁睿为什么要杀掉所有五年前涉事的记者。其实袁睿之所以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是有一定责任的。”

“怎么说?”骆松问。

“我前面说过,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成了他反社会人格爆发的催化剂,这场突变,发生在2009年。长期的压抑加上生活中的突变激发了他的反社会人格,当时他是极具侵略性的,只是他本身有较为正常的人性道德标准,压制住了反社会人格向外部的侵略,从而反噬自身,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自残甚至是自杀。他手腕上的割伤应该不仅仅是自虐,而是自杀。除了割腕,他可能还尝试过其他自杀方法,但最终都没有成功,他的痛苦越积越多。直到2011年8月,他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二场重大突变,正是这场突变,彻底激发了他的反社会人格。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这期间他可能是在跟踪,也可能是在等待最佳时机,他等到了2012年9月。那是他第一次有计划地杀人,就是那一次,使他得以蜕变,向外部侵略的反社会人格便不再受道德束缚了。”

“你所说的第一次突变在2009年,第二次在2011年,分别是程老师的事,和他妈车祸的事?”骆松略感惊讶地问道。

“没错,所以我说我也有一定的责任。”高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当我得知程叔叔、师娘,还有卉卉……惨遭杀害的时候,我把袁睿暴打了一顿,他当时还很不服气,但当我拉着他的头发将他拉进血案现场的时候,他傻眼了。现在想想,当时现场的惨状以及血流成河的景象一定深深刺激到了袁睿,加上后来我失手致李广平坠楼死亡,高密度的精神刺激使他的精神濒临崩溃。从那时起,他应该就开始噩梦不断,并且开始有自残行为了。对了,根据杀人日记中的自白,他最大的自残行为就是酗酒,这几年来,袁睿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因自责而产生的痛苦。”

“你说的第一次我能理解,第二次呢?”骆松抛出疑问之后立刻就自己想通了,“啊!你是说,我们被他的文章欺骗了?”

“是的,不过只是被第一篇杀人日记骗了。最符合逻辑的事件过程应该是这样的,2011年8月9日,袁睿的母亲出车祸的时候他应该就在现场,目睹了事发经过,并且记下了车牌号,他之所以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警察,是因为他想报仇。他在极度的痛苦之中等待了一年,你想想看,连交警部门都不知道是谁撞死袁睿母亲的,一年后孙大虎被杀,警方根本不会怀疑到袁睿,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不放心,所以在第一篇杀人日记中将杀孙大虎写成杀了一个陌生人,他这么做,实际上是在掩盖杀人动机。除此之外,他在杀人日记中所有的精神自白应该都是真的,杀流浪汉的理由也是真的。他真的每晚做噩梦,而那些噩梦是从看到程叔叔和卉卉被杀的现场之后就开始了。可以这么说,当他在程叔叔家看到血流成河的场景时,他就已经疯了,两年后母亲被车撞死,他疯得更加彻底了。他母亲的死,同时又引出了另一层意义。因为他连续两年都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他觉得程叔叔的死是他造成的,所以他认为母亲的死是老天对他的报应。这种心理又像连锁反应一样,使他一步步往更极端的方向走去。他为了杀孙大虎替母报仇,等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可以想象他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每晚酗酒,每一天都要提醒自己——我一定要报仇!一年后,他如愿以偿地为母亲报了仇,同时他的死亡本能的体现已经彻底变成向外侵略了,他开始对杀人上了瘾。那一年的等待,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还使他坚定了有仇必报的信念,而且他对这个信念的固执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他无法接受与自己有关的人死了却没人替他们报仇,他认为人活在世上,有仇不报枉为人,如果没人替死者报仇,那么就应该由他去代替执行。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代替程云浩为程枫华报仇,可李广平也死了,而且是因我而死,所以他也一定要为李广平报仇。其实袁睿在两年前就下定决心了,或许那时就已经开始制订计划,王昭、刘永昌这几个人在两年前就应该被袁睿杀掉了,之所以要等两年,就是为了等我出狱,代替李文咏杀掉我,为李广平报仇。综上所述,袁睿的杀人动机的核心就是帮别人复仇。”

“我基本上明白了。”骆松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按照他的原计划,杀人事件应该是11月15号你出狱后才会开始的,林旭和徐铭这两个人原本并不在他的目标名单之中,城市周刊针对猥亵女童案的追踪报道导致一名女孩自杀,这件事是他提前执行计划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