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致命惊吓
“请继续。”我定了定神说道。
“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推测。”叶秋薇说,“回到家,我马上拿出《隐痛》,一字一句地读了第三遍,发现了更多证据:每次农历新年,陈曦都是和丈夫一起在国外度过的,她说她不喜欢国内的过年环境。陈曦还说,自己每逢雷雨天,就会关好门窗,戴着耳机听音乐,说那种感觉让她觉得非常舒服。她从不参加朋友的婚礼,说不喜欢催泪的场面。而在自己的婚礼上,她曾一度极为不适,感到眩晕,她把这归咎于父亲的眼泪。前些年,市锅炉厂发生爆炸事故,如此重要的新闻,她却主动把报道让给了台里的同事,还解释说,自己一想到在爆炸中死伤的人,心就隐隐作用。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不喜欢国内过年环境、喜欢雷雨天听音乐的感觉、不喜欢催泪的场面、因父亲的眼泪儿难过、因死伤者而心痛……这些,都是她在自我暗示下产生的虚假感受,是她对恐惧的本能回避和借口,就像她无意地掩盖自己的负面情绪一样。”
那一刻,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陈曦裹着严严实实的衣服,叶秋薇的眼睛却能发出X光,瞬间就看穿了她剧烈跳动的心脏。
“总结一下吧。”不等我想象完毕,叶秋薇就继续说道,“陈曦最脆弱和敏感的地方——她的恐惧来源,就是母亲当年的离去,而母亲离去时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就机缘巧合地成了这种恐惧的象征。此后,每当有类似的声音出现,潜意识就会在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心底掀起波澜。成年后,刻意的压抑和沉稳,加强了她对类似声音的抵御能力,但较为强烈的声音出现时,她还是会本能地产生逃避和抗拒的本能。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出国过年、雷雨天听音乐、不参加婚礼、放弃爆炸事故的采访。人类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人们总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自己,却很少意识到,他(她)可能连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心绪万分复杂,本已不打算再说什么,但为了此次谈话有个圆满的结尾,还是定了定神,问:“你后来对她做了什么?”
“你没心听,我就说得简单点。”叶秋薇平静地说,“首先,我通过网络了解了她的作息规律,之后是选购鞭炮。我买了十几种鞭炮一一试爆,用了很长时间才选出最合适的一种。那种鞭炮响亮又清脆,穿透力很强,也最像‘坚硬的石头砸到墙上’的声音。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等待时机。09年5月17号,陈曦的丈夫去了外地办案,我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那晚,在她卧室灯灭的第五分钟,我在她家楼下点燃了1000响的鞭炮,但第二天,并没有传出她的死讯。所以第二晚,我再次到她家楼下点燃了鞭炮,这次把时间延后了五分钟——她离睡眠状态越近,抵抗意识就越弱,潜意识里的东西就越容易爆发。”
我的心砰砰直跳。
“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意识逐渐蛰伏,潜意识则缓缓苏醒,并且尚未产生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类似于心理治疗中的催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潜意识非常容易接受暗示,哪怕是十分直接的暗示。突如其来的鞭炮声,会给陈曦的潜意识带来强烈刺激,瞬间唤醒她内心深处的恐惧。突如其来的恐惧则会刺激大脑,为了回应恐惧,大脑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体内的嗜铬细胞——包括已经肿瘤化的那些,突然向体内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类激素。过量的肾上腺素,则会引发心血管的极速收缩,使心跳突然加快到难以想象的速度,带来室性心动过快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急性心肌梗塞,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我深吸了一口气,翻开死亡资料的第三页。纸上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在发出无声的呐喊。
陈曦,女,生于1980年5月,生前为省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2009年5月18日夜,于家中死于急性心肌梗塞。医学及解剖学检验表明,其临死前,血液循环系统中儿茶酚胺含量剧增,应为导致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
那一刻,叶秋薇在我心中,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即便低下头,用余光看见她的裙角,我也能瞬间感觉到刻骨铭心的恶心与恐惧。
极度的不安中,我把死亡资料翻到第四页,盯着第四个死者的名字出神。
王伟。
“王伟……”我不禁念叨起这个名字。
丁俊文收到的第三笔大额汇款,汇款人就叫王伟,他和这个死者,会是同一个人么?如果是,叶秋薇是如何找到他的?他和E厂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无尽的疑惑涌上心头,我极不情愿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恶魔叶秋薇:“这个王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