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原来如此

星期天上午10点,贺静怡来到市中区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想在这里再找份兼职。但是一直待到下午2点,也没找到一份工作。

各种不合适——比如对学历、经验、上班时间的要求。有些夜店、宾馆倒是在招像她这样的年轻姑娘,但贺静怡又不敢去,怕遇到不正规的事情——她还没有到为了赚钱什么都不顾的地步。

现在,贺静怡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了,肚子咕咕直叫。但昨天在超市购物,已经让她身上仅剩不到两元钱——这也是她家最后的一点儿钱了。贺静怡很想买点儿东西吃,但一两元钱怎么吃饭?

没办法,她只有回家了,家里好歹还有点儿米和食物。贺静怡在心里盘算着,下个星期可能只有厚着脸皮跟补习班的人借点儿钱过日子了。

她不敢坐公交车,只能步行回家。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那条街上,有许多古玩店,路过其中一家的时候,贺静怡被一个玻璃柜台里的东西吸引了。

她看到的,是一枚印着“建文通宝”四个字的古代铜币。

平常,贺静怡根本不会去看古董一类的东西——这些都是有钱人才感兴趣的玩意儿,跟贺静怡这样的穷人八竿子打不着。但今天,她看到这枚古铜币,却不由自主地驻足观看——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后来——很久以后——贺静怡想起这天下午的事,认为这只可能是上天的安排。这些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古玩店的老板四十多岁,他看到贺静怡站在店门口盯着那枚铜钱看了许久,说道:“姑娘好眼力呀,你看到的这枚‘建文通宝’,是我这家店的古币里最贵的了。”

贺静怡听老板这样说,忍不住问道:“是吗?它值多少钱?”

老板比出五根手指头。

“500?”贺静怡猜测道。

老板笑了笑:“哪儿呀,5000。”

“啊……这么贵?”贺静怡咋舌。

“不算贵了,你把它买回去,再过些年,还得升值呢。”

贺静怡想不通:“怎么会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这东西?”

“收藏呀。古币可是好几百年前的东西,很有历史和文化意义。”古玩店老板可能因为今天店里没生意,闲着无聊,跟贺静怡聊起天来,“特别是这枚‘建文通宝’,你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值钱吗?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在位时铸造行用过的钱币。但是因为建文帝在位只有短短三年,而且朱棣夺其帝位后,为了掩饰这段不光彩的‘夺位’历史,下令消除‘建文’年号。凡有‘建文’字样的铜铁器物都要销毁,所以留存在世的‘建文通宝’钱币,极为罕见。”

贺静怡点点头,觉得真是长见识了。

店老板也许有些喜欢贺静怡,也许想要炫耀一下。从玻璃柜台里取出这枚“建文通宝”古币,递给贺静怡:“你拿在手里看看吧。”

贺静怡小心地接过这枚古币,捏在手里仔细端详。过了一会儿,问道:“这枚古币在当时是多大面值的钱?”

老板哈哈大笑起来:“古币的价值可不能这么看呀。这枚铜钱,在明朝时候,可能也就是一文钱吧——差不多等于现在的五毛钱。但是过了千百年之后,价值就远远不止喽!”

贺静怡身上正好有一枚五毛钱的硬币,她摸了出来,看着这枚黄色的铜币,喃喃自语道:“也许几百上千年之后,这枚普通的五毛钱硬币,也会变得很值钱呢……”

老板笑道:“可不是吗?我们现在用的硬币,过几百上千年之后,肯定也会变成非常有收藏价值的‘古币’。可惜我们等不到那一天了,只有留给子孙后代喽!”

贺静怡笑了一下,将那枚“建文通宝”还给老板,盯着自己手中的那枚五毛硬币,惆怅地想道——要是它现在就像古币一样值钱,那该多好……她叹了口气,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将硬币装进裤兜,离开了这家古玩店。

又走了一阵,贺静怡感到口干舌燥,喉咙快要冒烟了——整整四个多小时,她没喝一口水,实在是受不了了。贺静怡走到一家小副食店,想买一瓶最便宜的矿泉水喝。

她选了一瓶一元钱的纯净水,从裤兜里掏钱时,愣住了。

那枚五毛硬币不见了,变成了印着“建文通宝”四个字的古币。

贺静怡脑子一下蒙了——这是怎么回事?这枚价值五千元的古币怎么在我手上?难道刚才还给那个古玩店老板的时候,错把五毛硬币给了他?

想到这里,贺静怡慌了,她忘了口渴,赶紧往回走。

几分钟后,她气喘吁吁地来到那家古玩店,对店主说:“老板,我刚才是不是错把你那枚古币拿走了?真是不好意思……”

老板诧异地看着她:“没有啊,你不是还给我了吗?”说着指了一下玻璃柜台,“你看,不是在这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