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探索黑暗的心渊

爱默生说:“所有的事物都是谜团,而解开一个谜的钥匙是另一个谜。”这句话恰好可以概括这个系列小说的写作逻辑:抽丝剥笋接近真相,可真相往往是另一个结局所埋下的伏笔。而解谜的过程,就像进入了一个复杂烦琐的迷宫。这个迷宫里到处是虚假的记忆、错乱的情绪和伪装的意念,并且,越深入,便越诡异危险。因为在迷宫的尽头,是一个充斥着死亡和鲜血的现实深渊。

只有成为恶魔,才能了解恶魔的心声。所以,优雅的汉尼拔一边犯案,一边研究精神异常者;所以,睿智的德克斯特白天是严谨的法医,夜晚是嗜血的杀人凶手;所以,冷静的叶欣一面掩盖自己杀人的历史,一面去追踪心灵黑暗者的嗜杀真相。毋庸置疑,只有极富天赋和充满智慧的恶魔才能成为擒获恶魔的专家。也只有具有恶魔身份的专家,才能更加具有勇气接近人类心灵世界中最可怕的深渊。

美国的医学博士迈克尔·赫·斯通收集了六百多个恶魔的个案,试图找出人类邪恶的根源。他跨越了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探讨邪恶的成因。事实上,纵观人类的历史,有多少学者在前仆后继地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类的扭曲和残杀。叶欣有着比这些学者更加强烈的探索心渊世界的渴望,因为她自己本身就沉沦在那个深不见底的恐怖深渊里。

虚假的记忆会成为嗜杀者最好的利器,一个人的记忆究竟和真相之间还有多远的距离,这需要叶欣从庞杂的线索分支中找到接近真相的那些记忆。就像电影《记忆碎片》一样,男主角莱尼时常陷入无法分辨记忆真伪的恐慌之中。环游世界的旅行会成为实现猎杀最好的温床。自称在世界各处谋杀了六百多人的史上第一杀人狂亨利,就在这张温床上不断地享用猎物。这是记录在案的真实的连环杀手。在小说中,叶欣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杀人者,她要根据犯罪心理学与犯罪地理学的双重研究视角,来分析她所面对的那个给她埋下线索又危险至极的杀人者。曾经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令人惊呼不已的啃脸男鲁迪·尤金活活把人的脸吃掉了四分之三;令人心惊胆战的日本杀人犯佐川一政也将自己的荷兰籍女同学吃掉了。在精神分裂与变态心理之间,在精神病患者和杀人犯之间,有没有分明的界限?叶欣遇到的杀人者比尤金和佐川更为疯狂。跨越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叶欣与杀人者周旋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于是,一路走来,带着弗洛伊德的创新精神,带着各种心理学变体的交叉学科的研究天赋,叶欣一次又一次地接近了恶魔们最恐怖、最真实、最荒谬的内心世界。

在这本小说里,叶欣带着好奇者领略了谁才是疯子的心理学实验,进入了嗜杀分裂者的精神世界,观察了优雅杀人狂的生活,研究了目击者的记忆,辨识了各种可怕的心理病症……作为好奇者的你——这本小说的读者,看到的不仅仅是杀人狂们花样百出的杀人方法、令人匪夷所思的杀人理由和高超到不可思议的伪装手段,还有接近那些杀人狂的各种学问:行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邪恶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犯罪地理学、司法精神病学……原来,辨识这些凶手需要这么复杂烦琐又深邃的“技术手段”!

也许,就像英国诗人奥顿说的那样:“恶魔通常只是凡人,并且毫不起眼,他们与我们同床,与我们同桌共餐。”一个个犹如普通人一样出现在叶欣研究范围内的心理扭曲者,是永远都不会主动露出一点儿破绽供人识别他的真面目的。他们极其善于隐藏自己,似乎毫无规律,在角落里暗笑。就像叶欣在《哈迪斯幻想》中遇到的强敌说的那样:“维拉,我会等着你的。说不定,我们有一天,又会在一个奇怪的地方以一个奇怪的理由相遇。”叶欣要时刻保持警惕,只有带着探索恶魔黑暗心灵的研究天赋和勇气,才能在每一次不期而遇的较量中获得全胜。

但是,最困难的可能不是如何进入一个又一个黑暗的心渊,而是叶欣如何勇敢地走进自己的心渊,与那个同样扭曲、邪恶和残酷的自己决一死战。

叶聪灵

2014年2月3日

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