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9/43页)

好多年前宋查理这个海南岛贫苦农民的儿子,九岁来到美国波士顿当小伙计,接受美国式教育成为基督徒,多少年后他那些有出息的子女带着超过中国历代帝王的财富迁居美国。杜鲁门总统和联邦调查局也查不清宋氏家族到底有多少财富,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房地产石油化工行业都有宋氏家族的股份,各大银行的秘密存款更是浩如烟海,欧洲的金融家都眼红得不得了,古老的犹太金融大亨罗柴斯尔德家族也难望其项背。一九七一年四月二十四日,宋子文在旧金山参加朋友的宴会,一小块食物卡在宋子文的气管里,把他活活噎死了。

讲到这里老师的语速放慢了,声调降低了,冲击力却更大了,老师用的是一连串喀秋莎火箭炮式的反问句:我们有人家宋子文的牙齿吗?我们有人家宋子文的舌头吗?我们有人家宋子文的嘴巴吗?我们有那么一小块卡住喉咙的馅饼吗?我们恐怕连那种高规格宴会的请柬都收不到!莫泊桑《项链》里的路瓦载夫人为一张舞会的请柬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好好努力吧女士们!大家随身所带的《安娜·卡列尼娜》《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飘》备受冷落。老师给大家换了眼睛,用另一种目光看这些书就是另一码事了。卡列宁先生位高权重不正是漂亮女人梦寐以求的人选吗?奥斯汀笔下的英国淑女最大的梦想就是找一位达西那样的绅士,普通市民而已。包法利夫人简直就是神经病,那么漂亮,读那么多书又那么浪漫,嫁一个庸医,找的那些情人不是小地主就是穷学生,法兰西帝国的达官贵人富豪大款,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却弄得自己吃老鼠药,活该!那个叫郝思嘉的美国妞一肚子阴谋诡计,既没得到亦正亦邪的富商白瑞德也没得到文质彬彬的卫希礼,只能自食其力,以血汗重振家业,典型的美国实干家,这可不是靓女干的事情。回到可爱的中国,《红楼梦》所赞美的美丽女性全部出现在宋氏家族,宋美龄当年在美国国会的英语演讲,轰动全球,必要的包装一定得有。学员们很自觉。

马上进入实战阶段,与有钱人见面,当然都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水平的精品男人。

陶亚玲进入培训班实属偶然,她只是陪师姐来随便看看,培训班的老师就一眼看中了陶亚玲,陶亚玲再三推辞都不行,师姐动员哀求,陶亚玲有言在先,随时都可以离开。陶亚玲反而轻松起来了。师姐二十七岁,她二十一岁,她不急嘛,这种彻底放松的心态,使得她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出色,她就不想离开了,一直优秀到底。

陶亚玲跟孟凯结婚后去华清池玩,陶亚玲仿佛又回到当初,情不自禁唱起《贵妃醉酒》。孟凯就说:杨贵妃还是应该由女人来演。陶亚玲以为丈夫恭维她,就指出京剧大师梅兰芳,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可真是千古绝唱,无人可比。孟凯却说:“鲁迅就不喜欢男人演女人,还写文章讽刺过梅兰芳。”“为什么呀?”“鲁迅喜欢杨贵妃,打算写一部大作品《杨贵妃》,还专门借讲学的机会考察古长安,汉唐的石雕古碑让鲁迅体会到那才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代,刚健有血性,没有丝毫奴性。清末民初,文人对奴性格外敏感,鲁迅终生批判的国民劣根性就是这种没有个人意志的奴性。当时梅兰芳红遍大江南北,《贵妃醉酒》引起鲁迅的反感,以至于败了写《杨贵妃》的兴致。什么时候中国女人扮演的杨贵妃超越了男人扮演的杨贵妃,中国就有希望啦。”陶亚玲认为丈夫有“思想”,真不愧是学中文的。

最大的考验是与有钱人交往。越成功的男人,识人的功夫越深,能赚那么多钱,脑子比电脑还快,等于在绞肉机里绞,在手术台上大拆大卸,在原子反应堆里反复不断地分裂聚合再分裂再聚合,在炼丹炉里化成水再凝结再化开,在X光下反复排查。

师姐中途被淘汰出局,但师姐不后悔,跟这帮男人交过手,还怕谁呀?弥足珍贵的是经验。师姐很快结识了高新区一位钻石王老五,婚后说不上幸福,高质量的生活绝对是有了。丈夫的一切都在师姐掌控之中。这个精品男人也十分了得,每次夫妻大战都是势均力敌,倒也可以勉强维持下去,可那种夫妻间的刀光剑影听得陶亚玲毛骨悚然。

陶亚玲应该是比较幸福的,接触的几个有钱人,条件不是一般的好,企业家个体老板早早排除在外,都是清一色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技术专长,精明能干,专利就是极大的财富,陶亚玲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她以为自己太挑剔,就换了一个又一个。第八人之后她彻底放弃了。她埋汰这些技术专家个个都有机器人或植物人的某些气质。她才二十二岁,充满青春活力,急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