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魔法使(第5/6页)
谁言周忌满,哀思已全消?”
①白居易《长恨歌》中云:“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看罢,便在后面添写一首:
“悼亡身渐老,残命已无多。
唯有相思泪,尚馀万顷波。”
到了九月里,源氏看见菊花上盖着绵絮①,吟诗云:“哀此东篱菊,当年共护持。
今秋花上露,只湿一人衣。”
到了十月,阴雨昏濛,源氏心情更恶,怅望暮色,凄凉难堪,独自低吟“十月年年时雨降”②之诗。望见群雁振翅,飞渡长空,不胜羡慕,守视良久。遂吟诗云:“梦也何曾见,游魂忒渺茫。
翔空魔法使,请为觅行方。”③
无论何事,都使他触景思人,无法慰解。一直在愁闷中度送日月。
到了十一月的丰明节,宫中举行五节舞会③。满朝人士欢腾雀跃。夕雾大将的两个公子当了殿上童子,入宫时先来六条院参谒。两人年龄相仿,相貌都很秀美。他们的两个母舅⑤头中将和藏人少将陪着同来,都穿白地青色花鸟纹样的小忌衣⑥,风姿十分清丽。源氏看到他们无忧无虑的模样,不禁回想起少年时代邂逅相逢的筑紫五节舞姬。遂赋诗云:“今日丰明宴,群臣上殿忙。
我身孤独甚,日月已浑忘。”
①为避霜露。
②古歌:“十月年年时雨降,何尝如此湿青衫?”见《河海抄》。
③魔法使比拟雁。根据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临邛道士”。本回题名出此。
④丰明节是十一月中旬第一个辰日。若十一月内有三个辰日,则是第二个辰日。此日天皇赐群臣饮新谷酿成的酒。宴后举行五节舞会。五节舞会见中卷第453页注。
⑤是云居雁之弟。
⑥小忌衣是供奉神膳的人所穿的制服。
今年隐忍过去,终于不曾出家。但遁世之期,渐渐迫近,心绪忙乱,感慨无穷。他考虑出家前应有种种措施,取出各种物品,按照等级分赠各侍女,作为纪念。并不公然表明今将离世,但近身的几个侍女,都看得出他即将成遂夙愿了。故岁暮之时,院内异常岑寂,悲伤之情无限。源氏在整理物件之时,偶尔发见昔年恋人寄来的许多情书。如果留传于后世,教人看见,有所不便,而毁弃又觉可借,所以当时保存了少许。此时便取出来,命侍女们毁弃。忽见须磨流放时各处寄来的情书中,有紫夫人的信件,另行结成一束。这是他自己亲手整理的,然而已经是遥远的往事了。但现在看来笔墨犹新。这真可作为“千年遗念”①,不过想到自己出家之后,无缘再看,则保存也是枉然,便命两三个亲信的侍女,就在自己面前当场毁弃。即使不是情深意密的信,凡是死者的手迹,看了总多感慨。何况紫夫人的遗墨,源氏一看便觉两眼昏花,字迹也难以辨别,眼泪滴满了信纸。深恐众侍女看了笑他心肠太软,自觉不好意思,并且难于为情,便把信推向一旁,吟诗云:“故人登彼岸,恋慕不胜情。
发箧观遗迹,中心感慨深。”
①古歌:“谁言无用物,废弃不须收?手笔堪珍惜,千年遗念留。”见《古今和歌六帖》。
众侍女虽然不曾公然把信打开来看,但隐约察知这是紫夫人的遗迹,大家觉得无限悲伤。当时紫夫人和他同生在这世间,两人相离不远,而写来的信如此哀伤。源氏今日再看这些信,自比当时更加悲痛,那眼泪竟无法收住了。但念悲痛过甚,深恐旁人笑他儿女之态,因此并不细看,但在一封长信的一端题诗一首:“人去留遗迹,珍藏亦枉然。
不如随物主,化作大空烟。”
命侍女们拿去全部烧化了。
十二月十九日起,照例举办三天佛名会①。想是源氏已经确信这是此生最后一次了,听见僧人锡杖②的声音,比往常更加感慨。僧众向佛祈愿主人长寿,源氏听了但觉伤心,不知佛对他作何指示。此时大雪纷飞,已经积得很厚。导师退出之时,源氏召他进来,敬酒一杯,礼仪比往常更为隆重,赏赐亦特别丰厚。这位导师多年来经常出入六条院,又早就为朝廷服务,是源氏从小见惯的。现已变成白头老僧,还在服务,源氏很可怜他。诸亲王及公卿,照例来六条院参与佛名会。此时梅花含苞待放,映着雪色,分外鲜妍可爱。照例应有管弦之会。但今年源氏听到琴笛之声,觉得都有呜咽之感,故不用管弦,只是朗诵了一些适合时宜的诗歌。呀,刚才忘记说了:源氏向导师敬酒时,奉赠一诗:“命已无多日,春光欲见难。
梅花开带雪,且插鬓毛边。”
导师答诗云:
“祝君千载寿,岁岁看春花。
怜我头如雪,空嗟日月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