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躲过陷阱,未来的人生一帆风顺(第4/6页)

君子才华不露,聪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

说到藏锋守拙,曾国藩算是这里面的真正高手了。正是因为他懂得其中的道理和利害,所以才能在复杂的官场中巧妙避之,不引祸上身。

同治三年,曾国藩兄弟率湘军攻破天京后,虽然举国为之欢庆,连皇上也为之十分振奋,但曾国藩多年的官场经验告诉他:功高震主危及身家。于是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表示“臣统军太多,即拨裁撤三四万人,以节靡费”,实际上,他是主动要求裁撤湘军。

时人王定安曾说过:“曾国藩向来不爱出风头,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认为湘军暮气太重,不可复用,主张任用淮军。但曾国藩的言论,实际上是远离权势,保住美名。”出于对清廷官场的熟悉与了解,加之对自己弟弟曾国荃性格的了解,曾国藩在裁撤湘军的同时,他还奏请曾国荃因病开缺,回籍调养。

因为当时曾国荃攻破天京的所作所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而且清政府也担心他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所以既想让他早点离开军营,又不想给他一个实权的位子来坐。曾国藩此时以其病情严重为由,让其回乡调理,很快就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并赏了曾国荃六两人参,以示慰藉。

虽然弟弟一度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不理解甚至怨气满腹,但最终曾氏能在整个官场平平安安走到最后,这一点足以验证曾国藩的藏锋守拙是有先见之明的,是明智之举。

曾国藩的守拙是一种自我保护、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存之道。实际上,藏锋守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有才干固然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适时适地地显露出来也是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伤着自己,因此何时该显露,何时不该显露,就很有学问,不适时、不适当地一痛乱显狂显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

很多时候,藏锋守拙,放低姿态,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文物专家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有才华是好事,但我们不应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炫耀易流于自大,自大则不免招致轻视。即便展示,也应以谦虚的态度流露,以免流于粗俗。露才过甚,为智者所不屑。必要的时候,要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智而示以愚,强而示以弱,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藏锋守拙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5.目光长远者最懂分寸,知进退

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其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也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勤奋,更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方法与手段,而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

曾经有人说过,人生的智慧不过六个字:懂分寸,知进退。

冒进或是保守,都是不懂分寸,不知进退。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分寸把握得当,进退有度,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俗话说:做菜讲究火候,做人注意分寸。做菜时,如果火候把握不好,很可能将菜炒煳或者炒不熟,而为人处世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容易得罪人,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古兵法中也有所谓“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的箴言。佛家也认为,人在起心动念之际,也同时种下了因果,如果动了邪念,也就种下了祸根,不但为自己留下后患,还会殃及子孙。 

不但从理论上讲是这样,在现实中更是如此。为人处世把握不好分寸,百无禁忌,口无遮拦,轻则会惹人厌烦,重则会引火烧身。

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一天,高帝突然问王僧虔:“你和我的字,谁的更好?”王僧虔迟疑了一下,如果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有溜须之嫌;如果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的好,又会使高帝的面子上挂不住,弄不好还会为自己的将来带来隐患。王僧虔考虑了一下,巧妙地说:“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高帝听后,明白了王僧虔话中之意,哈哈大笑,以后不再提及此事。

王僧虔的巧妙回答,既让他免除了直接回答的尴尬,又不违反自己的原则,使大家能够心领神会,没有因“一言不慎”而伤和气,可谓巧妙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