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原地,只不过参照物变了而已

恋爱是有规则的,不是和爬楼梯一样,越爬越高就越好,而是像天平,两个人高度相对一致,才能够保持平衡,才可称得上完美。也就是说它的规则是平的,而不是向上的。

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挑剔小姐只有一次没有挑剔,就是遇到完美先生那一次。完美先生在众多朋友眼里,条件也就是一般而已,但到了挑剔小姐这里,却能让她顶礼膜拜,肝肠寸断。完美先生重点大学硕士毕业后,在一家国有银行上班,学历高,工作好,而且天生一副好脾气,文质彬彬,穿戴也工工整整,但即便如此优质,估计在CBD那里随便一抓,就能抓出一大把这样的人来。

而挑剔小姐呢,普通本科毕业,在一家杂志社做美编,典型御姐一枚,日常中最爱做的就是抓住一个女同事就开聊八卦,直到对方以要赶紧给孩子挤奶为由才可放过。她聊的八卦可上天、可入地,从国外大牌明星到国内三线明星,从省级干部到农民工,任何一个点,都能被她聊得天花乱坠,亮瞎人眼。完美先生第一次见她时,就是看她在沉闷的聚会上,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和几个女人笑成一片,才觉得这就是他要找的女人——有趣儿、有激情、时刻神采飞扬。也是,完美先生之所以完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从小到大训练出的谨慎性格,按照互补的原理,遇到有棱有角的挑剔小姐一见钟情,也是水到渠成的。

完美先生的“闷”在挑剔小姐这里却是天大的优点,一个愿说,一个愿听,简直比一个挑水、一个织布还来得相配。所以,两个人在一起,最日常的画面就是挑剔小姐滔滔不绝地说,完美先生在对面笑成一团,还时不时地给她端水。完美先生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因为他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挑剔小姐。虽然在挑剔小姐之前,他交过一位女友,但对于挑剔小姐来说,他却是她的初恋,也因此,完美先生对挑剔小姐格外好,仿佛要把未能把她当做初恋的遗憾弥补过来一样。

没有人不羡慕拥有完美先生的挑剔小姐。上下班时,他风雨无阻地接送;一周总有几天,完美先生会来接挑剔小姐出去吃饭,说是公司食堂的饭菜太油腻,会使她长胖;完美先生的工资差不多是挑剔小姐的三倍,于是,名牌包包、大牌衣服,挑剔小姐应有尽有。杂志社同事,几乎是用一年的时间,见证了挑剔小姐从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傻丫头,进化成接近名媛或者贵妇的过程。

两年之后,优质的完美先生在家里的支持下买了房子,挑剔小姐对此毫不知情,因为完美先生想要把这座房子当做婚房,给她一个惊喜。由于有结婚的打算,等到那一年过年时,挑剔小姐就跟他回了老家。历来,大家对挑剔小姐的评价都是两极分化的,喜欢的人说是开朗有趣,讨厌的人说她唠唠叨叨,烦不烦。不幸的是,身为老师的完美先生的父母,一眼就瞧不上她,虽然她极力压制自己说话的冲动,但还是说了很多没用的废话。挑刺是很简单的,只要看不顺眼,学历、工作、家庭条件,哪一项都可以用来挑的,而挑剔小姐,在每一项里,都是不占优势的。

完美先生非常完美,但有一项完美得似乎过了头——太听父母的话。从小到大的经验告诉他:父母所有的决定都是对的,而且,听他们的话就是孝顺他们。于是,在他母亲的前后左右的数落下,他与挑剔小姐被迫分手。那时,挑剔小姐还有一股志气:与其整天在别人的屋檐下低头,还不如离开来得简单。

分手后,完美先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结婚了。而三年过去了,挑剔小姐还依然单身。她没有了当初的志气,现在最常想的就是“那个时候,紧紧抓住不放,估计还是有可能的”。分手之初,她对完美先生有一腔的感谢,感谢他给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两年;感谢他给了她无懈可击的初恋;感谢他让她知道一个男人究竟可以优秀到何种程度。她从来不觉得分手是完美先生的错,在她眼里,错的只有他的父母,完美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可如今,她却要恨死完美先生了,恨他这么优秀,以至于树立了一个完美的标杆,让每一个后来者都在他的面前相形见绌。

三年的时间内,她至少以想谈恋爱的心态接触过五六个男生,但哪一个都不能入她的眼,这个工作不好,那个学历太低;这个话太多,那个连车都没有。反正,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优质的完美先生。她的签名一直是“和优秀的人谈过恋爱之后,发现很难再接受一般的男生”。只不过看不顺眼的同事会在背后悄悄议论说:“别吃一次西餐,去了一次泰国,就真以为自己走的是国际路线,也不瞧瞧自己什么样儿,对男人挑三挑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