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戏不易,出戏更难

曾经有个业余小导演心血来潮要拍个短剧,找我客串个流氓的角色,我觉得蛮好玩的,就去了。结果也就几句台词,我愣是重来了十几遍,不是笑场,就是忘词。只要看到大家都看着我,摄像机对着我,就觉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了。手不知怎么放、脚步不知怎么迈,跟个提线木偶一样僵硬,完全找不到感觉。看着其他演员(也是业余的)三秒就能自如地进入角色,感慨演戏的确需要天赋。

那部戏最后我也没去看成品,估计看了自己会尴尬死。

演戏演得不好,不仅自己难受,别人看得更难受。每次换台看到一些长相靓丽的帅哥美女演着一些毫无逻辑的偶像剧,说着令人羞臊无语的台词时,真是佩服他们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不自觉地扮演各种角色,很多举止言行,何尝不是在演戏。明明讨厌一个人,却还会在对方面前装出一副岁月静好的甄嬛神情,或者明明喜欢一个人,却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高冷姿态。

戏多了,就成了套路。对于反复出现的模式,我们自己也在无意中,习以为常。

领导讲话永远是那副催眠的调调,班主任打鸡血时的语重心长,父母唠叨起来的唐僧语气,闺密们一起吐槽男人时那种看透男人的“睿智”模样,莫不是排演多了,形成条件反射了?

只要一跟他人接触,我们就自然有了一个身份。

在父母面前,我们自然被赋予了子女的角色,在老师面前我们是乖学生,在死党身边我们是逗哏,在老板眼前我们是老实人,等等。根据剧情和搭戏角色的不同,自由转换身份。

其他种种,莫不如是。

所以,在问起“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真的就蒙了。

你,不过是你所有接触的关系的总和,一个个他人眼中标签的集合。

入戏不易,出戏更难。很多优秀的演员在用心出演完一部电影之后,往往很长时间走不出来。比如《黑暗骑士2》中经典的小丑角色塑造者——希斯·莱杰就在拍完电影之后陷入小丑的角色中导致精神长期颓靡焦躁,最后英年早逝。

我们普通人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希望有个固定的剧本,可以让自己尽量不多转换角色,也尽量不要增添新的变数。

如果生活中变化太多,真的容易变得神经质。比如,当你早已习惯了你父母的唠叨,突然有一天他们再也不对你唠叨了,你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呢。或者突然得知一直信任的好朋友在背后说你的坏话,老给你捣乱,多崩溃。

就像我曾经写完一篇满意的短篇,却因为电脑死机没有保存,就再也没有重写一遍的心情了。

重新习惯一个人,或者一个人的变化,是件很消耗精力的事。

这也就难怪很多在一起多年的情侣或夫妻,明明已经看到了对方身上有着让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和毛病,却依然没有离开的勇气。

现代人的交际圈看起来大了许多,其实真的能走入心理安全区的人少之又少。对于大多数日渐成熟或圆滑的成年人,交际过程中有着太多的套路。

我们都说喜欢真诚,不喜欢套路。但在实际生活中,套路总是保险且好用的。送什么礼物会让人开心接受,说什么笑话更容易拉近距离,甚至去哪种饭店吃饭,在什么时候取得联系,都有一定的套路。

初恋的时候,大家都会做很多傻事,虽然真诚,却也经常带来不满与尴尬。待到风月已淡,演戏的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在对方的朋友面前,如何演出才能让恋人更有面子;

在两人第一次约会的时候,如何演出才能表现得既矜持又美好;

什么时候演出吃醋,什么时候上演感动,什么时候表现大度,都有了越来越细致的程序。

红人们开始有一种错觉,自己的演出越卖力,也就越容易受欢迎。

你若喜欢段子手的幽默,我就绞尽脑汁挠你胳肢窝;

你说喜欢温柔体贴,我就每个动作尽显英伦绅士风度;

你还喜欢博学多才,我就阅览群书为你答疑解惑。

演吧演吧,演到最后,自己都信了,爱人也信了,其乐融融,一起合演一出清新脱俗的恩爱戏。看着一个个点赞和祝福,恍惚中觉得就这么演一辈子,岂不挺好?

然而,唯有恋爱的时候,演戏演得越好,往往死得越惨。

演戏演得多了,你就不太容易打开心扉,展露真正的情绪与想法了。

当套路变成了习惯后,你越想真诚,反而越多套路,最后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连自己都分不清是喜欢对方,还是喜欢对方最终爱上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