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的事业催化剂(下)(第2/5页)
* * *
几年前,我去曼哈顿参加了一个酒店业的颁奖典礼。尽管我对酒店业和旅游业的投资很感兴趣,但是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去参加过这种活动了。正好有空闲时间,我就去了这个典礼。
走进华道夫酒店金碧辉煌的宴会厅,我看到琳琅满目的自助餐台,藏酒五花八门的吧台,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商界和社交圈叱咤风云的人们。十年或十五年前,我大概会这样做:让蠢蠢欲动的肾上腺素带动我去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圈子。我可能也会像屋里这些主动出击的人一样——名片在手,主动寻找新鲜面孔。但今晚是不同的:我寻找的都是一些年长熟悉的面孔。待了半小时后,我就开始感觉不自在。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当亚历山德拉出现时,我恍然大悟。她在康奈尔大学比我低一届,她热情洋溢地出现在我面前。“看看这是谁呀。”我们握手寒暄,但只聊了三十秒钟的时间,她的注意力就已经不在我这里了,而是转向了我身后的人群——她在寻找下一个可以认识的人,以便扩大她的人脉网络。当我被无情地忽视时,我明白了我在过去这些年所感到的不适是因为什么。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那种人脉联系网。这些机械、表面化的“网络式”的互动不是我希望去和人们发展的,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务的。没一会儿,亚历山德拉就捕捉到了她的一个老同学,虚情假意地约定着午餐计划。
这时,我惊喜地看到了我的朋友克里斯蒂安·亨普尔。他正被一群人围绕着,脸上显露出无奈的神情。我走到他旁边,冲他示意:“我们离开这儿吧!”他领会了我的意思点点头,几分钟后,我们迅速撤离了华道夫酒店,转而寻找一家附近的酒吧。我已经好几个月没见过克里斯蒂安了,这次能遇到他真是太好了。这个典礼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越发意识到与那些处在我工作和生活圈核心的人保持联系有多重要,我与这些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克里斯蒂安说,“我记得我刚上班时,老板对我说:‘我需不需要发展那么多关系,认识那么多的人,这个度由我自己来掌握。’当时我并没理解他的意思。多认识些人有什么不好?现在我懂了,仅仅建立表面上的‘联系’,我们所投入的和我们所得到的回报价值远远不成正比……只为那些我们在意的关系投入精力就好了。可现在的这些交际活动完全就不在意这些。”
* * *
想知道我为什么突然会想起这件事,我建议你先去查查字典。“网络”指的是为一个群体的人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机制。“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所建立的情感或交叉的联系。这两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泛泛的“网络社交”和密切的“关系建立”两者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人们总是会把两者的意思弄混淆,我觉得人们搞混的不仅仅是语意,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当霍华德建议聊聊催化剂这个话题时,他知道我的重点在哪里。
当普通人被问到“社交网络”这个问题时,他们会告诉你通信录中有多少个联系人,“LinkedIn”主页上有多少交流,Facebook上有多少“好友”。这些都可以算数,因为这些数字化的联络方式也是让你和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一般这些方式的互动并不频繁,交流者之间也不是知根知底。(比如,我参加的那个典礼,很多人也许在此之后就不再联络了。)当你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对方有可能压根不会理会你。为什么?原因是,无论你是否介意,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真正关心你。(正如霍华德曾经告诫我的,“不要把点头之交跟朋友混淆在一起,也不要把关系网和知己混淆在一起”。)
别误会,商务方面的社交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不同行业中的成功人士社交圈子越广,他们的行动就越高效,特别是他们有一群背景、能力、视野都丰富多样的朋友的时候。一个随时能拿起电话找到对的人解决问题、处理难题的人才是非常宝贵的。
但你在事业上的催化剂型人物应该与你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不能通过泛泛的网络社交呈现深度和价值的人。这样看来,我们就要开展一个反Facebook运动: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吧,建立一个由你自身向四周延展的蜘蛛网型社交关系。每一条线的末端都应该有一个全心全意站在你的角度为你权衡利弊的人。在他们眼里,你是一个拥有光明前程的人,而他们希望能帮你开阔视野。这些人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能给你提供帮助,从大的转折点到小的平衡选择,从事业或家庭上的琐事,到财政和哲学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