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2/6页)
我突然心弦一动,记起自己小的时候,简直和这小姑娘一个样。我还不满十岁时,就开始帮着父亲张罗易货市场上的摊位。虽然我们没有仙女装什么的,然而就像她家一样,各种手工做的、地里种的,或者能拿出手的东西,我们什么都卖。采用碎钢手工制成的小刀是我们家的招牌产品。
“我其实只是随便看看而已。”说完我便愧疚起来,好像仅仅出于好意,我都应该买个L.A.R.P.装备或是公主帽什么的。妹妹的孩子应该会喜欢这些装扮的。但实际上,我仍然没有拆开科拉尔·瑞贝卡的那封信,更没有决定是否要告诉她们自己就在附近。
现在,看到这个年纪不超过十三岁却要帮着父母照看弟弟妹妹的小姑娘,我突然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准备好去面对自己的妹妹们。这个小姑娘与我非亲非故,我已经忍不住同情她了。要是看到我的妹妹们为拮据生活发愁的神情,我肯定会难过得受不了的。
这时候,有一家子人—明显是从北边某处郊区过来的—刚好来到了展示仙女翅膀的货架前,我便趁此机会赶紧溜走了。我已经在营区里头闲逛得够久了,镇上的店铺应该已经开门了吧。幸运的话,我一会儿就能见到哈尔夫人。我默默祈祷,期望能够有所收获,可是我又觉得,既然至今为止一直在屡屡碰壁,联系上埃文·哈尔恐怕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结果证明,找到山叶堂倒并不费事。药店距离营区只有一小段车程,就在镇中心拐角处那栋两层老建筑里,顶上巨大的大理石上刻着“E. B. 哈尔 1860”几个字。
“爱德华·巴塞洛缪·哈尔”,我脑中关于《时空过客》的知识储备里就存着这个名字。据说,真正的E. B. 哈尔在为他年轻的新娘修建完这栋建筑后,便离开家乡前去参加南北战争,之后就不知去向了。不过,在最忠实的书迷之间,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埃文·哈尔实际上已有二百多岁,并且就是他的祖先—E. B. 哈尔本人。一个经时空门来到镜面谷,却被永远滞留在这个空间的时空旅行者。
我仔细打量拐角处花岗石板上的名字,感觉虚构与现实在此处碰撞交汇。这地方仿佛就是埃文·哈尔书中会出现的场景。整栋建筑采用坚固石块搭建而成,墙面的浮雕装饰相当华丽。一对巨大的怪兽状滴水嘴守护在上方雕花大理石壁角左右。显然,哈尔家族世代以来都是有钱人家,然而,这里却只挂出了一个五十年代复古风格的小招牌灯,标示着这栋建筑如今的用途。招牌上显示着“山叶堂”几个大字,底下一排小字则写着:处方服务、草药、天然药物、卡片和礼物。
药店的窗户上头,用粉笔写着本土手工艺品、手工香皂、手工蜡烛的字眼,字体十分可爱,每个字最后一笔末端都会画上小圆圈,是十几岁的少年在情书上落款时常用的风格。
我把车停在周围阴凉处,留“星期五”在车上睡觉,消化它早餐吃的那根炸热狗。
进门一看,店里已经来了好些客人。其中约有一半身穿古代服饰,另一半则和我一样,打扮得比较日常。同样,从面前的观景窗望出去,外面的行人也是什么装扮的都有,使得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街道看起来就像有些奇怪的狄更斯圣诞村里的场景。
我在店里漫无目的的闲逛,挑了几块香皂和其他能放进行李箱里的小物件,是这家店里售卖的手工制品。在取药的柜台旁边,还有一些本地人常用的小包草药。种类涵盖人参、檫木根、山胡椒、矮桦、樟脑草、薄荷、金缕梅、野樱皮、黄根草等。毫无疑问,在“武士周”期间,除了要来镇上工作的人,本地人都像躲瘟疫一样,避免在这个时候来到镇上。正在前方柜台工作的年轻姑娘显然就是本地人,她在向游客介绍游览事宜时,都是用“谷里”指代镜面谷这个地方。负责药店收银工作的那位女士少说也已年过七旬,她说话的语调很好听,夹带着一点英式口音。
店里的药剂师将一个处方药瓶挂到窗外说道:“阿莫西林的处方配好了,哈尔夫人。”
“交给我吧,海伦太姑婆。”取药柜台后边那张桌子跟前的小女孩自告奋勇。她看上去十岁、十一岁的样子,长得和埃文·哈尔那张照片有些相像。都是深色头发,蓝色眼睛,橄榄色的皮肤。难道是他女儿?他有孩子吗?他那位电影明星夫人多年前便已离他而去,结束了那段十分短暂的婚姻。《时空过客》的粉丝都对她极为反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我走到柜台旁边,等哈尔夫人送走上一位客人,才上前自我介绍,并告诉她:“我就是租住在小木屋里的那个人。”
“哦,那个记者,”她答道,“你好,我是海伦·哈尔,很高兴见到你。”她的笑意加深,圆润的脸颊上现出了一道道皱痕。她看上去非常质朴,是那种经常在外劳作的女人,仿佛挂在前排货架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园艺帽,她都亲自一一使用过。那个小女孩和她不同,她皮肤白皙,脸上长着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