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巴 小湖相伴,春夏打鱼
“我们是西藏唯一打鱼的村子”——拉萨曲水县茶巴朗村的格桑扎西一边扛着他的牛皮筏子一边说。藏族人是不吃鱼的,所以作为一个近临拉萨如此之近的村庄,居然在打鱼吃鱼,就有些神奇的味道。
“我等所得一份饮食,是鱼和麦子,吃起来是吃不完的,吃吧,又不想吃它……鱼,的确是一条大鱼啊,见到大鱼就抓吧,把鱼挂上铁钩子,能挂就把它挂上吧。”松赞干布传记里有这样的歌词,证明在佛教传入之前,鱼也是西藏人的食物之一,现在人们不吃鱼,主要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春天的鱼国王都吃不到,秋天的鱼乞丐都不吃——西藏的俗语证明在佛教传入之前,西藏人不仅吃鱼,还对鱼大有研究。扎西尼玛说他们村子每年春天的1月到3月和秋天的7到9月才打鱼,其他的时间,渔船基本上不下水的。
问村子里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打鱼的,扎西说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打鱼了,什么时候开始,不知道了哎。那过去的人们用什么样的网来打鱼呢?扎西说,他爷爷打鱼的时候用的是羊毛线织成的网,现在打鱼的网是从拉萨买的现成的。
拉萨河边上的俊巴村,山顶上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对于村庄的历史,汉语只能达到初级交流级的扎西没有办法说得清。有资料显示,偏居拉萨河谷里的俊巴村早在吐蕃时期就已存在,形成村落进行渔业生产大概在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西藏第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俊巴渔村按照拉萨河流域分为“俊孜巴”(“孜巴”意为上村)和“俊雪巴”(“雪巴”意为下村),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俊孜巴”慢慢移迁至“俊雪巴”,现在“俊孜巴”已经不复存在。
俊巴渔村的“俊巴”二字在藏语里原发音“增巴”,意思是“捕手”或“捕鱼者”。公元1656年以后,藏传佛教教主五世达赖的政治作用日益加大,让每个寺属庄园向格鲁派寺院集团交纳一定数量的实物地租,作为以打鱼为传统的村庄,俊巴渔村在当时也按照封建统治者的规定归属拉萨的哲蚌寺,每年必须定期向哲蚌寺按规定赋税。
每年春天,雅鲁藏布江上总是能见到牛皮筏子。俊巴村人打鱼用的就是牛皮筏子,扎西现在用的皮筏子是他爸爸做的,已用了好多年了。一条皮筏子看似构造简单但制作起来却很麻烦。用木头做船架、牛皮做船体。制作一条这样的船要用四张上好牛皮,而且必须是公牛的皮。先把新鲜的牛皮放在水里浸泡几天褪毛之后才能使用。做架子的木棍也需要提前浸泡。缝合起四张牛皮的过程是制作中最后的程序,缝线是用牦牛尾巴上的毛搓成的。成型的皮筏子船身约3米多长,宽和高2米左右。这种船相对木船而言轻得太多,去打鱼一个人背着就到河边了。神奇的是,牛皮船不仅是俊巴人独有的生产工具,也成了他们的舞蹈的道具,每逢喜庆节日时,他们会跳起牛皮船舞蹈。
5月到俊巴村,刚好错过了他们的捕鱼时节。扎西还是扛着他的皮筏子,穿过一片小树林,带我们到了白玛拉措。白玛拉措是在俊巴村南边的山脚下一个小湖,当地人将此湖称之为“白玛拉措”神湖,意为莲花圣洁之湖。在当地人的传说中,此湖是诺桑王子(八大藏戏之一《诺桑王子》中的主人公)的神湖。整个神湖的外形犹如一个左向旋转的白海螺,每年藏历四月份湖水开始渐涨,每当藏历六月邻近,神湖将会成为各种鸟类的天堂。
传说古时候俊巴渔村恰好处在雅鲁藏布江与拉萨河的交汇处,由于汇聚了一江一河的天地灵气,这里的鱼繁殖速度非常快,河里已经容不下更多的鱼。无奈之下,许多鱼便生出翅膀飞到天上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渐渐地,长翅膀的鱼在天上越来越多,多的把太阳和月亮都遮盖住了,而地上的万物生灵因为得不到日月精华的普照和滋润,开始慢慢死去。这时,天神看到这个情况,便下到人间告诉俊巴渔村的先民们可以捕鱼和吃鱼,并赦免他们由此带来的罪过。从此,俊巴渔村民捕鱼和吃鱼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在西藏,从来都不会缺少故事。俊巴渔村偏居雅鲁藏布江一隅,青山绿水,小湖相伴,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不吃鱼的地区,却一直怡然自然地过着春夏捕鱼,春耕秋种的田园生活,本身就很神奇。而至于那些神话传说,不过是茶余饭后自我娱乐的一种方式吧,乐天知命的藏族人,从来都是懂得自娱自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