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4)
而这正涉及到托克维尔所预见的"平等化"进程的第二个层面: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进程。从19世纪末到今天,美国的"福利社会化"历经了三个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为象征的"进步主义时期",主要的政策举措有反垄断法案的大量实践(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1911年被最高法院打碎成34家公司,是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打击*和裙带政治,工会权力的扩大和劳工保护的加强,公共健康法案,环保运动的发端。第二个浪潮是30年代著名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期,这一时期针对大萧条美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福利举措: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劳动法案确立了最低工资,住房法案开始给穷人提供住房补助,教育贷款法案给穷人提供教育贷款等等。第三个浪潮则是60年代约翰逊总统时期的"伟大社会"运动和民权运动,在这个阶段,给穷人和残疾人提供医疗保险的Medicare和Medicaid项目出台,食品券项目出台以防穷人挨饿,给低收入者提供的税收返还制度建立,提高有色人种受高等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平权法案"出台……当然,美国的福利国家色彩比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要淡得多,但100多年来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不同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平等化的趋势,却是清晰可见的。
当然这个过程的每一个进步都不是自动出现的,都经历了无数来自民间的抗争。从19世纪初为生存权而拿起武器抗争的西蒙内尔印第安人部落,到19世纪后期风起云涌的劳工运动,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保障运动到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从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HarrietStowe到拒绝给白人让座的RosaParks,从1877年铁路工人大*中被枪杀的普通工人到与麦卡锡主义坚持斗争的美国自由联盟……可以说,美国政治的每一点进步都是艰难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开国之父"们的恩赐。美国左翼历史学家HowardZinn曾写过一本书叫《APeople"sHistoryoftheUnitedStates》,就是从人民斗争的角度"倒着"书写了一部美国政治史。
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抗争之所以可能并且取得节节胜利,也还是仰赖于制度提供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自由是平等之母:正是斗争的"自由"使得"平等"的成果变得可能。比如,美国20世纪初反垄断、反*的进步主义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批被称为"耙粪者"(muckrakers)的调查类记者。这些记者四处挖政府、大公司、政党的黑幕,其中经典的"耙粪"作品有:LincolnSteffen揭露各大城市市政府*的"城市之耻"系列,IdaTarbell的《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1902),UptonSinclair的《丛林》(1906),D*iPhilips的《参议院的背叛》(1906),ThomasLawson的《疯狂金融》(1904)……这些作品和其他历史因素合力,直接导致了标准石油公司分解、参议员从间接选举变成直接选举、食品和药品管理法案出台、有色人种全国促进会成立等等进步性变化。试想如果这些"耙粪"的新闻记者当初没有言论自由,这些制度改良很可能无法实现或者要推迟很久才能实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今中国很多左派和右派之争、生存权和*之辩,往往是假问题:如果"左派"真的想治理*、推进平等、维护民生,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右派"所倡导的言论、*、结社、出版自由权问题。自由之不存,平等将附焉?这是美国政治史所揭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