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中的时间
物象本是一个空间概念,可往往却成了时间的贮存器。所谓“浮云一别,流水十年”,如果没有物象的提醒,我们也许根本就看不到时间的变化。落在院子里的雨,也曾落在迦太基;而晴光潋滟的西湖水,也曾洗掉多少前朝歌姬的胭脂粉;照亮了姜公馆陪嫁丫鬟凤箫枕边的融融月色[1],也曾照亮白流苏寂寞的窗帷[2]。
形形色色的“物”,占据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也占据了我们纷乱的记忆。如果说时间之箭如奔流东去的长江之水,一去不回,那么江边萧萧的芦笛,却总是让曾经的过去,一次次返回我们的冥想与记忆,重现当年的羽镞之声。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追忆之光,模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让物理时间的真实性变得不堪一击,从而使我们恍若隔世,不知今世何世,今夕何夕[3]。
中国传统诗文和小说中的物象,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场景或道具意义上对象化的存在——如铺叙场景陈设,以展现人物活动环境;描写山川风物,以展现大自然的壮美;呈现日用起居之器皿,以暗示人物身份等等。中国文学中的物象更多地被表现为一种“意象”,可以“赋”,可以“比”,也可以“兴”。它投射和寄托了太多的人类情感和过往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物”就是“心”的外在形式。一方面,泪眼可以问花,人与隔雨的红楼,也可以心物相望,彼此窥探心思;另一方面,物象恰恰是时间流逝的见证,是时间箭镞的回响,是瞬息万变的时间之物中较为恒定的标识物。一个普普通通的物象,不仅可以瞬时复活全部的历史记忆,而且可以穿越未来之境,擦去时间全部的线性痕迹。因为中国人相信 “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
中国人用来记述、追忆时间的物象通常有两类。第一类是名胜古迹,它作为历史遗存,大至巍峨的城池宫殿、巷陌街道,小至埋入沙中的箭头、坐轿前的断肠銮铃。将箭头磨洗即可听到前朝的萧萧马嘶,而感慨东风周郎、铜雀春深;夜雨闻铃则令人肠断欲绝,仿佛连行宫的月色也凄冷刺心。刘禹锡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从夔州刺史任上调至和州。他在顺江而下,途经著名的西塞山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对作者而言,“西塞山”这个物象,因为五百多年前的一次朝代更迭的战事,从晦暗不明的时间之幕中突然浮现于眼前,显出了它绝非一般风物的意义。问题是,作者刘禹锡在追溯五百年前的这个历史故实之时,其叙事时间的设置耐人寻味。其叙事口吻一反追忆的笔触,将想象中的场景作为诗人的目睹场景,直接加以记述。前四句破空而来,有如当年攻克金陵的战事正在发生,将过去时态(回忆时间)变为现实时间。一个“下”字,似乎让读者看到了王浚的船队正浩荡而至。“一片降幡出石头”似乎再次让想象中的历史真切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而“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中的时间则更为复杂。要弄清楚这两句诗的叙事时间在全诗中的位置,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人世”中的“人”究系何指。从诗歌的上下文来看,这个人既可以实指作者本人,也可以虚指曾经来这里凭吊遗迹的许许多多的后来者(不包括作者)。清代的诗评者屈复就主后说,并认为诗中的“几回”暗指六朝,这样的解释似亦可通。因为东吴是六朝之首,历朝的文人士大夫因晋吴之战而伤感于往事,自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一句中的时间,则仍可以被解释为历史时间。从时序上来说,它晚于晋吴之战,而早于作者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的时间。
最后两句通过一个“今”字带出了作者的身世感慨,也让读者的思绪回到了作者船经西塞山,目睹萧萧芦笛的现实时间。最后的一个“秋”字,则具体地点出季节。那么从开首回忆中的历史人物,至结尾凭吊古迹的那个“秋”之间,作者恰好采取了一个类似于小说中的倒叙结构:由远而近,由虚到实,由回忆到现实。
不过,我认为,这首诗的叙事时间所隐含的真正奥妙,恰恰不在于这样一种先后倒置,而在于不同时间段的历史场景与现实场景之间真正的并置。作者的叙事视线不受物理时间的羁绊,洒脱而自由,倒置不过是一个手段罢了。所有的历史片段、场景和故实,因时间的变化而无法被我们看到,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浩浩长江,只是山形和芦笛这样的物象。作者恰如其分地将两种存在物作出了重要的区分:一是我们看不到的时间(历史场景),它有生有亡、转瞬即逝,不过是过客和影子;二是相对不那么容易变的风物和遗迹,这些有形之物,恰好是无形之物的托迹之所。它们作为勾连和中介,让不同的历史或现实场景呈现了真正的“共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