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合作的精神: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事
北欧人学习上没有太大的压力,至少不会“一考定终生”。
以瑞典为例,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就取消了高考会考,但在小学、中学乃至高中毕业,诸如数、理、化、自然、社会学、历史、地理等基础学科依然是一个学生必学的课程。没有了会考,平日里的成绩和大量的小组作业就显得格外重要,将来能否申请到一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平日里的小考成绩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比如医学、法律等专业,要求学生高中时代每学期的成绩单平均每课的综合成绩至少都要是VG(优)或MVG(特优),或现在新的打分方法A到E里的A或者B+。成绩平平的学生很容易在这些要求高的专业中申请失利。所以,学习是自己的事。
诚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家常常评论的国外大学“好进难出”。申请大学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高端的专业,一般高中毕业证、成绩单等资料齐全,就可顺利申进大学。包括对外留学生亦如此,所以准备资料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在这些资料里,成绩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但是进了大学之后,压力才骤然袭来。门门课成绩的评定,是以平日里大大小小的考试和小组作业作为参数的,常常缺勤或者不参加小组作业,即便学期末考得再好,可能也会被平日的综合成绩拖后腿,重修这门学科。
北欧人自古崇尚英雄主义情怀,但是在实质的社会分工里,却重视与人协作的精神,不大提倡单打独斗。在一个公司里,HR招聘人要求应聘者最基本的一个素质,就是与人合作的能力和乐于与人合作的态度。这种协作能力从幼儿园时代已经开始培养,强调小组作业是贯穿北欧人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基础教育方法。
在一个小组里,拿到任务,如何与小组里的人沟通协商确定主题、内容、方法,分配任务,每一步无不考验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因为在一个小组里,每个人个性不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乐于服从别人的观点,往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且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也许一个小组四个人,每人各执己见,就前期沟通,就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如果完不成,一损俱损,大家都不及格。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不想要看见的,于是积极的协调、解决,就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法。
作为移民,刚来瑞典学校学习的时候,习惯了国内的一个人作战,忽然被安排到与许多其他国家的同学经常完成小组作业,这里面每个人能力参差不齐,语言又有障碍,时间又不统一,而且个性不一,小组成员有的扮演“怎么样都行”的沉默者,有的则十分强势,那时候真是瞬间就凌乱了。但是神奇的是经过两个学期下来,起初只会叽叽喳喳抱怨的包括我在内的移民同学们,都学会了至少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探讨问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否则一说就上火,工作是根本进行不下去的。学会了如何在学习工作中的协作,这是我在起初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所以在这样上千次的大大小小的小组作业磨练中,北欧人培养出了几乎完美的协同工作能力。你很少在北欧的公司里看到员工互相拆墙脚、利己排他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员工如果对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如薪水等有疑问,往往会直接找上司谈。
如果是很多人对某个行业的薪酬有了意见,大不了上街游行。比如每到五一劳动节,很多平日里对薪水不满意的行业就会在工会的组织下,上街游行。常规的老师、护士等行业,付出多却获得少,于是上街游行,呼吁政府提高工资待遇,以及希望大家对这个行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平日的工作里,却不会因此降低工作质量或内部钩心斗角使绊子,使工作难以完成。
北欧社会教育体系中,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其贯穿一生的学习体系。于我们,学习是集中在一个时期的事情,比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大学一毕业,学习这件事就算放下了,但是在北欧,学习是贯穿一生的事情。
自取消了高考制度,学习变得无比便利。任何年龄段,只要你的职业需要,随时都可申报科目重回大学学习。这种学习并不是上夜大,而是实实在在地通过长短不一的学习时间拿成绩和学位的那种。通常若只选某个单科课程,可能只需一到两个学期。如果是一个系统的学位课程,则根据科目至少需要三到五年不等。医学和法律等需要时间相对长一点。
不是在学习就在去学习的路上,这源于北欧人一生选择工作的多样化,一生可能并不会绑定一个工作,除非真的狂爱这份工作才会将其视为终身职业。北欧人高中毕业后,可以立刻进入大学学习,但同时也可以选择休息一两年,出去周游世界转一转。两年后再开始到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