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的贸易主张
历来有“欧洲伐木场”之称的北欧诸国,当你面对绿海般的森林湖泊,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片森林之神眷顾的土地。从北欧五国相似国旗背后的结盟渊源,便可了解到传说中的斯堪德纳维亚半岛险要的地理环境。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板块最大的半岛,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半岛。北欧五国就定国岛上,划岛建国而治。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为瑞典领土。西邻挪威,东北接芬兰,隔波罗的海相望,就是邻居小美人鱼国家丹麦。丹麦生产久负盛名的嘉士伯啤酒,好这一口的瑞典人常常周末乘船去丹麦购买成打的嘉士伯啤酒。瑞典全国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比千湖之国芬兰还多四成。所以瑞典风景绝佳,处处入画,在湖里游泳更是瑞典人夏天首选的户外活动。想要了解瑞典地理志,建议看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人儿尼尔斯带着你访遍瑞典。还有,别忘了瑞典最大、最美丽的哥特兰岛。
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最早的氏族公社以物易物始,人们通过贸易,不仅换回了生活所需,也由此打开了向外界敞开交际的大门。这个传统在人类几千年漫长的生命足迹中代代流传,远在斯堪的拉维亚半岛的北欧先民们也不例外。最初的贸易只限于中欧及东欧等周边国家,但到了18世纪,流传着祖先雄心和冒险精神血液的北欧人已不满足仅限于欧洲小范围内的贸易。他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古国,并为那些精美夺目的瓷器、丝绸、藤器、珍珠,以及本土从不生产而显得稀缺的茶叶、良姜,甚至胡椒着迷。
北欧气候洇湿寒冷,尤其在农耕时代,关节炎困扰着当时生活条件颇为艰苦的人们。姜、胡椒,皆为大热活血之物,可以极大程度地排除体内寒气。因此当时一引进瑞典,立刻被发现其价值的瑞典人奉为圣品。并为此激发天生的创造力,人们试着用姜汁、黑胡椒和面粉调和烘焙成姜汁饼干,并使其流传下来,使其成为与瑞典肉丸、达拉木马齐名的国家符号。 且配着热酒,成为可口的圣诞专用甜点。
由此继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之后,瑞典亦迅速成立起自己的东印度贸易公司,当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一度非常活跃。瑞典成立起东印度贸易公司之后,商人们乘着绚丽豪华的贸易商船“哥德堡号”,最初也是先与印度做贸易。但随着对东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瑞典终于惊喜地发现了中国这片资源富饶的国度,并与之建立起了长久的贸易往来。
瑞典东印度公司以中国临海城市广州为贸易目的地,先用瑞典特产木材、铁、铜等到西班牙换成当时在中国流通的货币白银,再用白银到中国购回瑞典人民奢求的瓷器、丝绸、茶叶,以及奉若神明的良姜、胡椒、桂皮等香料。所以如果你去古旧一点的老瑞典人家里做客,冷不防他们端出一套精致的瓷杯招待你用茶,说不定就是200年前家传下来的中国瓷器。
但历史总是写满传奇和沧桑。1745年9月,贸易完的“哥德堡号”载着满满一船货物从遥远的东方归来,就在快要抵达港口的约500米处触礁沉没。自此“哥德堡号”与中国的贸易中断。而直到200多年后的2005年,完全按照当时“哥德堡号”古船尺寸、外形及性能等重新打造出来的仿古船“哥德堡号”,又一次与世人见面,并沿着当年贸易古船的足迹,重访中国。
2006年“哥德堡号”抵达港口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
也正是由于“哥德堡号”的铺垫,后来中国与瑞典的汽车产业方面的合作,似乎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而大贸易的背后,也让人们深刻理解了“以人为本”的含义。这里有个极小的例子,显示了瑞典人无论在哪方面都较真专业的态度:因为合作,大量的瑞典技术人员需要派往北京、上海等地工作,于是汉语成了至今为止颇为热门的瑞典人语言选项。
虽然汉语确实对西语系的外国人来说偏难,但是瑞典人掌握汉语的迅速程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在瑞典的中国人要学会瑞典语并且流利交流,通常需要三年或更多的时间,而同样在中国的瑞典人掌握汉语并熟练运用的程度,速度只是我们的一半。
我所认识的瑞典工程师安德士,2011年被派往中国工作的时候,还是个只会说“你好”的对中国文化几乎没有什么了解的瑞典人。但是2013年两年期满他被调回瑞典之后,再碰见他,不仅流利的汉语让我自惭,而且他已经可以用他的汉语查找专业资料,撰写论文什么的。既然汉语学的这么好,我问他何时再去中国工作,他说不知道,要看公司的安排。我惊讶,既然只是暂时派驻中国,何以将汉语学得如此精进,何况在中国的工作,随行都有翻译。他说了一句话,让我沉思良久:“翻译的话只是翻译的,自己理解的才是自己的。我需要百分之百的精准,尤其在汽车零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