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华
郁华,原名庆云,别署曼陀,浙江萧山人。是作家郁达夫之兄。一八八四年生,一九三九年卒。父亲是私塾教师,早死,母亲以针黹为生,领着郁华和他的两个弟弟养吾、达夫过着艰苦的生活。郁华读书很聪颖,成绩很好,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先后肄业早稻田大学和法政大学,后来官费停发,他就写稿投寄报刊,用稿酬来缴学费,才得勉强毕业。回国后,供职司法界。一九一三年,又被派到日本考察司法,那时他的二弟养吾正在学医。他就把三弟达夫带往日本留学。达夫天才横溢,成为五四以来的名作家,不能不归功于他的栽培。郁华历任朝阳大学、东吴大学法科教授,撰有《刑法总则》及《判例》,作教材。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他任沈阳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刑庭庭长,沈阳沦陷,日方拟委以要职,他潜逃皇姑屯,辗转回北平。一九三二年到上海,担任江苏高二分院刑庭庭长。该院设在英租界海宁路相近,俗呼新衙门。公暇常赴相距不远的吉祥寺,访若瓢和尚,藉以疏散,谓“煮茗谈禅,人生一乐”。若瓢善画兰竹,他擅画山水,兴至,相互调丹泼墨,作一二小幅,都是很潇洒的。一九三三年,廖承志在沪被捕,南京军法处要求引渡,郁华不同意交给特务机构非法处理。当时何香凝老人严辞责问南京政府,并多方设法营救,宋庆龄也委托民主人士唐鸣时律师向郁华说明承志的被诬,承志才赖郁华之力,开释出狱,香凝老人绘了一幅春兰秋菊图,赠给郁华作为纪念。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以后,他仍留沪,坚持司法岗位,那时敌伪奸徒,作恶多端,这些罪犯在他审判之下,莫不严加惩处。敌伪方面恨之刺骨,一再给他恐吓信,谓:“如不参加我们的组织,难保你的生命。”可是他置诸不理。结果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清晨,他在赴法院途中,被奸徒狙击,连中三弹殒命。这件政治暗杀案,《中美日报》记载很详。各地报纸,也纷纷揭载,表示愤慨。次年春,上海律师工会、市商会及各界人士,在湖社举行盛大的追悼会,这时他的三弟达夫在新加坡写来一副挽联:“天壤薄王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扬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江东。”富阳地方人士为他在鹳山筑着血衣冢,郭沫若在碑上写道:“先生持法平而守己刚正……爱国青年之得其庇护以存活者甚众。”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适当的。郁华不仅邃于法律,擅画山水,又喜作诗,他在日本时,参加思古诗社,和唐企林、侯疑始、杨楚孙、刘揆一、黄子彦、盛倚南,及日本汉诗学家森槐南等唱和为乐,社课刊为单本。他有《静远堂诗画集》,柳亚子为作序言,有云:“三十年前,余与同人结南社,以文章气节为当世倡,一时不乏断头沥血之雄……顾自嵎夷构难,中原板荡,反颜事仇,颇多败类。而富阳郁君曼陀独能守正弗挠,壮烈以死,谓非吾社之光荣哉!”他的女儿郁风,曾主持《救亡日报》笔政,善摄影,又擅长水彩画和油画,间作国画,任美术馆展览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黄苗子为伉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