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刚主二三事

安阳谢刚主老人,今年八十一高龄了,他还是不惮跋涉,到处访书,著述等身,钩元提要,真可谓老当益壮。他寓居北京建外永安南里,插架三万几千册,坐拥书城,深自矜喜。他的女儿和女婿在上海工作,每逢岁时令节,总要接他老人家南来团聚。原来谢老鳏居多年,女儿在复旦大学任教,有宿舍可以供奉老人家憩息安砚。那儿半村半郭,远离尘嚣,有这样好的环境,他也就把婿乡当作第二家庭了。

刚主名国桢,别署罗墅湾人,原籍江苏常州。祖仲琴,寄籍河南商丘,晚年驻迹洹上,他随伺读书,就作为安阳人了。稍长,负笈春明,毕业于清华大学,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又潜力文史研究。先从吴闿生游,后为梁启超的高足弟子。他孳孳矻矻,不忘师门,所以他有二句诗:“回忆当年空立雪,白头愧煞老门生。”著述有《明代社会经济编》《锦城访书记》《江浙访书记》等,这一系列的史料书,不久可以问世。

据他自己说:他三十岁时,为了编撰那部《晚明史籍考》,曾经到江浙和东北大连沈阳等地去访书,这是访书的开始,距今已半个世纪了。他的访书,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无论是政治、经济、考据、词章,以及科学技术、文艺美术的各种佳本,和罕见的书籍,他都喜浏览,借此作为古为今用的资料。他看到上海东方图书馆的被焚,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南浔刘氏嘉业堂、平湖葛氏传朴堂所有藏书的凌替,便写了《三吴回忆录》,记载了这些藏书家的事迹。那部《江浙访书记》,是近一二年来的访书记录,因经过四凶摧残,藏书损失是很大的。拨乱反正后,百废俱兴,罗致检收,渐行恢复。他在访书记中,介绍了明清史籍二百数十种。他看到了苏州怡园主人顾鹤逸的旧藏本,天一阁的明抄本,以及南京图书馆的许多传抄本。又有许多没有印行的手稿本,如上海图节馆收藏的焦循《理堂书跋》,南京图书馆的明季徐增《池上草》,扬州图书馆的清王心湛《缶林文集》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画家新罗山人的《离垢集》稿本,藏于浙江图书馆,诗作闲适冲淡,功力很深,倘把它印行流传,可与郑燮的《郑板桥集》,金农的《金冬心集》,罗聘的《香叶草堂诗集》,成为四美俱了。

刚主健笔如飞,看到稿本,往往抄录副本,卷帙多的,也摘录若干部分。总之,他不惜精力和时间。他又是考古学社的社员,旧时北平图书馆金石部主任。近年来,大量的出土文物,更提高了他的兴趣,并扩大了他的视野,在碑刻文献上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撰有《读汉魏碑刻题记》。他个人收藏的汉碑几乎十备八九了。砖瓦拓片,也占有相当的数量。

他执教开封河南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有年,桃李满天下,所以他四出访书访碑,常能获得意外的照顾和助力,他的俸给也较优厚,每月收入,百分之三十供膳宿杂用,百分之七十花在买书上。每次逛书铺,总是挟着几册图书,施施然回家,很是得意。他对于图书的识别力,超过一般书贩,很便宜的买得人弃我取的书,常有珠矶当作砂砾,良玉当作碔硖,他就如识宝的波斯奴,捆载而归。如花六角钱买到光绪初年上海制造局最早的铅印本《水窗春呓》,三元钱买到金坛从未刊过的许多稿本,因此朋友们和他开玩笑,称他为“谢三元”。他和郭橐驼一般,有名我固当之概。他在苏州,以数元买到飘隐居土许锷的《石湖櫂歌百首》稿本,又以八元买到手稿及刻本稀见的笔记小说八种,其中一本是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资料,对于清廷的黑暗政治是足资证考的。他的书越聚越多,邺架摆满了几间屋子,即就笔记而言,已有二三千种。甚至北京图书馆和他作一预约,将来不需要这些书时,让给图书馆,以供众览。他慨然允诺,且准备编一书目,并附提要。

谢老能书,笔致遒秀,骤看几乎不辨出于老年人之手。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擅画花卉竹石,画上总要请谢老题上几个字,便觉相得益彰。谢老又能诗,诗很清新,但他率意为之,纯任自然,打破此道的清规戒律,别有一种风格。他每获稀见的书,动辄在书页后面,撰写跋语,更附着一二诗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