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九间楼

同事徐海林,他是徐光启的嫡系后人。解放后,曾把他祖先墓地以及牒谱文物,一切献给公家保存,这的确是一件好事情。徐光启有“徐上海”之称,谈上海掌故,不能漏掉他老人家。我就徐海林处,得知徐光启和利玛窦等西人译书的地方,在今沪南乔家浜,当时称为九间楼,共有十三进。正中为尊训楼,年久倾圮,改建平屋,现在楼房只有一座,为仅存的硕果了。在当时的尊训楼外,尚有后乐堂,匾额出文待诏手笔。又深柳草堂,匾额由董其昌书。部分子孙,迁往徐家汇,更有东皋堂、春及堂、上西草堂等。洪杨之役,子孙分析,把九间楼巨宅,分给大房和二房,可是大房和二房没有后代,绝了嗣续,九间楼也就一再易姓了。三房所分给的屋宇,在小南门外桑园街,这是徐光启生前试种植物的农场。徐从试种的效果上,写了—部巨著《农政全书》,可是光启下世,书没有完全脱稿,由他的孙景西续辑成书。该书一经刊布,得邀宸赏,即召景西入京,他在丹墀玉阶间,忽痫发仆地而死,年只三十有五,这是很可惜的。景西多才多艺,博通天文历算之学,死后,许多遗著,归其戚贾氏所有,传至贾蒲苇,对于天文历算,竟卓然成家。这桑园街遗址,后来辟为清心中学,又改为市南中学,为弦诵之地。四房分到徐家汇的房产,子孙较为繁盛。五房在宝山县,也没有后嗣。至于徐光启的造像有好多帧,各帧不同,如今流传的,仅是其中之一。海林见过一帧很大的,光启朝衣朝冠,悬在九间楼,状貌很为端肃,自经战乱,被敌寇攫夺而去,如今不知下落了。

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