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厦门集美学校(第3/3页)

 

余在集美又好作海滩游。预计每日海潮上下之时刻,先潮涨而去,坐大石上迎潮,潮迫身而退。独有一唱歌图画教师,今已忘其名,亦好来迎潮,每与相值。彼好述其师李叔同后出家为弘一法师者之言行,纤毫备叙。余闻此等语,真如在世外,非人间,令人神往,诚当年余游海滩一异遇也。

 

 

年假后,余再往学校,风潮骤起。学生对学校多所请求,校长拒弗纳。学生益坚持,久相持,不决。事闻于校主。校主告人,我请了校长,学校事一切由其作主,我决不过问。校长遂由此绝不作退让意。时同事中,有两人,与余而三,愿出面居中作调停。同学已接纳,校长派人来言,学校自有主张,幸勿介入。最后乃激起公愤,群议散学。一晨,学生召集一大会,惟学生素所敬重之教师皆邀请预会,相聚言别。其中实多事前在背后对诸生鼓荡或赞助此风潮之人。余亦被邀列席。学生一一请诸师临别赠言,亦请余,余辞。诸师皆言,学生反抗学校,走向光明,乃教育之成功。学生屡屡鼓掌不已。及正午十二时,赠言方毕,将散会。余听诸同事言,心有感,不耐久默,起立求发言。主席邀登台,余一时兴奋,直言不忌,大意谓诸生反抗学校,走向光明,如谓是教育成功,亦即是学校之成功。果学校教育失败,诸生今日散去,前途恐无光明可期。诸生回家后,恐诸家长暑假后仍会令诸生回校,到时诸生当忆余此刻所言。倘诸生决意不返,宁无继续来此求学之人,则学校仍是此一学校。否则学校空留此一堆壮丽美好之大建筑,寂寂无人,诸位与此学校或久或暂,均已结合有此一段姻缘,思之岂不可惜。学校纵有不是,诸生岂宜争一时之义气,出此下策。诸生骤闻余言,皆默坐无表示。余又谓,此刻诸生不鼓掌,但亦不发嘘声,此乃诸生之良心显露。请皆认取此刻,归后细思之。余退。有学生欲登台发言,主席大声叫,大会已毕,勿再发言。会遂散。学生邀余作团体照者,又十余起。

 

时校长派人在会场后面窃听。散会后,即派人来余室。言余在会场凡言校长不是处,校长皆一一诚心接受,下学年当力求改进。随又派人送来下学年聘书,余拒不纳。又派人来,余言,厦门海轮已先定席位,明晨即起程。来人坚不许携带行李。不得已,留行李两件,私下托锡昌随后带回。余以中秋节后前来,以端午节前离去,是为余在集美一学年之经过。及上船。鼓吹此次学校风潮诸同事多同轮,途中与余均绝不谈风潮事。

 

下一学年,余乃转至无锡第三师范任教。然仍两度续得集美聘书并蒙电召,余皆婉辞。一九四九年,余来香港,有人告余,集美校长叶采真亦来香港,闻君来,不日当来相晤。然亦竟未会面。前后相距,则已近三十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