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日子和风
谈萨·伊兹哈尔[1]的长篇小说《米克达莫特》的开头
萨·伊兹哈尔的长篇小说《米克达莫特》[2]于1992年首次出版。该书的第一部分叫做《凝视一个地方》。谁在凝视?有人揣测——尽管没有写成文字——凝视者是一个希望回归那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最早经历的人。努力挖掘出最深层的记忆,努力探到最底部,这就包含了一个悖论:他必须把他有语言能力之前很久发生的事情用语言表达清楚。在作家记忆的最深处微微闪光的东西并不是语言,而是一连串的感受,其中迸射出那有意识的“我”最初记忆的闪光:“……我现在看见了,并且第一次知道了,在这里:他知道了。”或者还有:“渐渐了解到所有这些橘黄色的存在。”这种叙述的意识命令自己去回忆——就像纳博科夫的题目《说吧,记忆》那样——完全依赖于语言;但当它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时,它并没有语言。
因此,开篇合同就要求读者通过语言看到一些非语言地存在或曰只能非语言地存在的东西。
那最初的地方在哪里?就是那最初的一个?因为那最初的地方,不需任何证明,是橘黄色的。完全是橘黄色。橘黄橘黄的。很浓的橘黄色。完完全全。
光滑,像丝绸那样光滑。还有一种充溢着橘黄色的帘幕的不经意的抖动。浓重的橘黄色上涂抹着橘黄色。而且好像没有别的逻辑,这只不过是一顶巨大的帐篷的衬里;帐内充满了窸窣的浓重的橘黄色丝绸以及大河奔流般的丰饶,懒洋洋地泛着波浪,满眼的橘黄激荡起轻柔的波浪。明亮的橘黄和阴暗的橘黄,明暗不一的橘黄,许多的反应多姿多彩,一律有着丝绸的质感,在那顶大帐篷里,似乎,那或许是一顶撑在那里的军队帐篷,(英国的?土耳其的?)好像离母亲所来的那个地方不远,那个婴儿抱在她怀里(父亲在哪儿呢?),或许应邀来到那里,到那个军队驻扎的帐篷,这顶帐篷,这顶印度帐篷(为什么是印度的?不过可能就是印度帐篷了:在一个英国军营里的一顶印度帐篷?),这顶大帐篷,在那个炎热的日子里,轻轻摇荡,几乎没有一丝风,帐篷懒洋洋地一次次鼓胀起来,那似有若无的风吹拂一次,帐篷都用丝绸般柔软光滑的橘黄色悄声细语轻轻应答。这丝绸般的橘黄色是那么的光滑,那么的明亮,一泻千里进入那个观察者记忆的大海,他现在看见了,并且第一次知道,在这里,他知道了,从他内心深处知道,在这里,现在渐渐地了解到所有这橘黄色的存在,那橘黄色的丝绸鼓荡起波纹,轻轻地、柔柔地掠过那高大、细腻的帐篷,帐篷轻轻地固定在那里,满眼是辉煌壮丽的橘黄,全是辉煌壮丽的橘黄,这里略显黯淡,那里无比光亮,在一顶巨大无比的帐篷里,被似有若无的风追逐着,他至多有两岁,如果不是母亲用胳膊搂着,在她的怀抱里,他怎么会到过那个地方?在她的臂弯里,在她的怀抱中,他当时突然发现了这个东西的幻象,了解到这完美的橘黄色,这独特的、普遍的、完美的、满世界洪水泛滥一般的橘黄色闪耀着光芒,那光滑的、半透明的丝绸带来喃喃低语般的微风,能触摸到,或许甚至还能闻到它的气味,就在那同一顶印度帐篷的衬里上,好像,还有些绵软,假如,这的的确确就是那整个微微闪光的橘黄色波动的真正含义,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如果他真的就在那里,那么,就有这么个地方。而这就是那个地方,混沌初开的地方。这就是万物的初始,然后才有后来的事,开始有了天和地,有了热、日子和风,开始有了母亲把他抱在臂弯里,带着母亲的体香,这就是那最初的地方。
这整个开头部分试图出现在时间之外,很像是一幅画,而不是一个故事,像是同一个句子,像是在那顶帐篷内部空间来回反弹的一瞥,就地旋转而没有时间的推移。不过,这个长句子用节奏感很强的短语划分节拍,还包含了另外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一次又一次严厉地责问第一个声音,探究,怀疑,求证。第二个声音几乎总是在括号里响起,而且几乎总是在提问:“英国的?”“土耳其的?”“父亲在哪儿呢?”“为什么是印度的?”“在一个英国的军营里?”“至多有两岁吗?”“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如果他真的就在那里。”
第一个声音,也就是那个主要的声音,努力触摸到无遮无掩的感官:喃喃低语,光滑,触摸得到,闻得到气味,绵软,移动。而第二个声音总在限制、确认、定位、定义。第一个声音是原始的,第二个声音仿佛在试图限制第一个声音,总在审问,求证:“如果不是母亲用胳膊搂着,在她的怀抱里,他怎么会到过那个地方?”第一个声音是通感的声音,把各种不同的感官结合在一起了(“那光滑的、半透明的丝绸带来喃喃低语般的微风,能触摸到,甚至还能闻到它的气味”)。到了这一部分的结尾,似乎这两个对立的声音之间那越来越紧张的关系达成了某种谅解,第一个声音回忆“母亲把他抱在怀里,带着母亲的体香”,而第二个声音把它的怀疑主义搁置一边,只说了一句很短的话,就把那个很长的句子描绘的一切给确认了:“这就是那最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