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一个大日子,5月4日。今天是青年节,也是北大的校庆日,同时也是铁托的祭日。
| “五四”青年节 |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同时也是北大校庆日。北大真正的建校日是1898年7月3日,由于“五四”这件大事是北大领头干的,所以北大将这个日子定为校庆日。
“五四”其实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五四”那天发生的那些事,还有就是“五四”那段时间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当时发生的新文化运动,统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不光是一场学生爱国运动,而且是包括工人、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在内的大规模爱国运动。近代中国的各种力量蓄积已久,导致这场运动必然会发生。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是让大学积蓄了更多力量。大学不只是一个教书的地方,不只是一个培训技能、教你找工作的地方,这样的事情职业高中、技校都能做到。哈佛大学的一个门上写着:“你进了这个门,就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大学一直都肩负着为国家思考、做国家心灵、民族脊梁的作用。当时北京大学里有那么多教授,留学东洋的、留学西洋的,还有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有梳着辫子的,有穿着洋装的,各种学生在那里变成愤青,变成文艺青年,自然就会碰撞出各种激进思想。
一战参战国都特别惨,美国很晚才参战,却因为贩卖武器、物资以及借钱给英、法,大发战争横财。一战结束以后全世界将近一半的黄金都在纽约的地下搁着,因为之前大家都在你死我活地打仗,根本就顾不上讲价钱,战争取得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一战中没有真正参战的其他国家都跟着发了财,包括中国。一战打得欧洲的生产与金融都混乱不堪,所以大量武器以及各种军需用品都要到其他国家去订购。中国的民族工业因此取得了大发展,当时上海根据美国的订单、图纸与材料于1918~1921年间制造出了四艘万吨轮,一直到二战还在大西洋上服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连万吨轮都能制造出来的中国已经培养了大量的工人阶级。有大学,有知识分子,有工人阶级,风起云涌的运动当然会随之发生。
尤其当时是1918年,一战结束,英、美、法、日、意等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我们作为战胜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五四运动的关注点是: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山东的利益被转让给日本了,中国作为战胜国没有收回山东的权益。当然,在巴黎和会上最后准备签的那份协议里,不光有大家愤怒抨击的山东问题,还有外交官们争回的三项重要权利。
第一项是收回领事裁判权。过去外国领事在中国有司法裁判权,有关外国人的案件,必须由外国领事审判,中国法院不能受理。极其丧权辱国。
第二项是停止庚子赔款。当时在谈判中已经争取到了停止庚子赔款,如果不签这个条约,中国就要继续赔款。
第三项是关税自主。中国从清末开始,由于有大量的外国借款,只能拿关税来担保,得由外国人来做海关的头儿。更气人的是,对进口货物征收多少税,中国政府不能做主,要由外国人说了算。
所以当时在那份协议里,中国尽了最大努力争取回了三项权利,作为代价,中国政府表面上放弃了山东原来属于德国的利益,把它转让给日本。据最近披露的机密史料,其实当时美、英、法三大国已经口头担保日本归还山东,但为了防止日本国内抗议,不写在正式文本里。但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大家觉得战胜国一点儿妥协都不行。民国大才女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起了关键性的导火索作用。林长民原来是政府的司法总长,当时任国际联盟同志会理事,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本来这个协议是保密的,林长民也许是觉得把山东的权益让给日本人不好,也许是出于对顾维钧当谈判代表不满意,于是就写了一封信,5月2日在《晨报》的头版头条把这事披露出来。
事情披露之后,举国上下群情激愤。政府当时也处在两难局面,去谈判的外交使团打回国的电报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不签这个协议,那这三项谈好的权利就没有了,全国人民还得继续背上九亿八千万两的债务,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也收不回来。结果最后在举国上下的压力下,中国代表团没有签署《凡尔赛合约》。我并不是因为这个就说当时的学生有什么不对,学生当然是对的,一点点丧权辱国都不能接受。学生们的行为当然是爱国,工人阶级也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写下辉煌的革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