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6月12日。1127年的今天,赵构称帝建立了南宋。在1935年的这一天,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
| 南宋建立 |
在唐朝建立几百年后的1127年的今天,南宋建立。南宋跟唐朝可谓是天差地别,那么强盛的唐朝,几百年以后变成了那么弱的南宋。南宋不贫,南宋的对外贸易、农业、工商业各方面都很强,南宋时期政府岁入超过六千万贯。后来明朝末年天天打仗,为了应付对外战争跟对内战争,到处搜刮民财。但是就那么竭泽而渔地搜刮,也没有超过千万两的岁入,可见南宋多富有。
| 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 |
1935年的这一天,红军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在川西的懋功会师,这在我党、我军、我国的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当时红军和中国革命都处在低谷,外有日本侵略,内有内战连绵。这次会师之后,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时的红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算是红军最大的主力。中央红军最开始的时候共有八万六千余人,但是经过长征,一路历尽艰辛,人数大减。中央红军的长征比红四方面军要艰苦得多,一个是位置的问题:中央红军在很靠东面的位置,在江西、福建这一带,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一带,往西去路程要近得多。再有就是红四方面军的鄂豫皖苏区虽然多次被围剿,但是中央红军在苏区被围剿,承受了国民党军最多的兵力,后来还进行了万里长征。万里长征其实指的就是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四方面军并没有走那么远,红二方面军也没走那么远,只有中央红军走得最远,而且一路且战且走。如果看地图的话,就会知道他们走了一个向西的大拐弯。因为中央红军当时是先朝着那些地方军阀和蒋介石不对付的方向走,以便利用地方军阀,从而起到一些保护作用。如红军在突破粤军陈济棠部防守的第一道封锁线时,粤军为了保存实力对红军只朝天开枪不进行拦截,因此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开始桂军为保广西已经弃守湘江,红军原本可以顺利通过。可惜“左倾”领导人舍不得丢掉辎重,致使行军速度特别缓慢,从而错失良机,后来遭到湘军与桂军的重兵夹击,损失特别惨重,突破湘江之后,红军人数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当时的中央红军就是利用了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军阀的关系,不停地在中间来来回回地走。一直走到贵州、云南,再从四川北上,走了一段极长的路。一路上中央红军被围追堵截,历尽艰辛,最后从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穿过丛林到达懋功的时候,中央红军已经从出发时的八万大军,减少到了只有几千人。但是这些留下来的人可都是最能征善战也对革命最忠诚的,他们没有脱离队伍,没有中途逃跑,是最顽强的骨干。中央红军当时穿越了非常复杂的民族地区,包括藏族、羌族、彝族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之前发生悲惨地震的阿坝、雅安地区。大家在历史课本里还学过,刘伯承跟当时的彝族酋长小叶丹结拜、歃血为盟等。
红四方面军长征和中央红军长征的策略不太一样,中央红军是一路走一路打,所以一路在减员,他们一直被重兵围追堵截,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而红四方面军是步步为营,比如说到了川北他们就停下来,然后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参军、筹集军饷等,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川陕苏区,然后在川陕苏区又开始反围剿,打过很多次胜仗。红四方面军应该算是红军中最能征善战的一支部队,完全不弱于红一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还曾大破国民党军。离开川陕苏区后,红四方面军继续向川西移动,到了川西又准备在那儿建立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始终是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在长征,所以到了川西会师的时候还有八万人之多,而且齐装满员。红四方面军还曾经有过飞机,这很神奇。
红四方面军总领导人是张国焘,总指挥是徐向前,政委是陈昌浩。陈昌浩是苏联留学回来的,对军事什么的不太熟,主要是写东西,是笔杆子。当时红四方面军全体士气大振,凭我们红四方面军的八万人,打退了国民党这么多次围剿,依然保持了强大战斗力,现在又迎来了三十万中央红军,那是革命即将胜利的感觉。陈昌浩率兵到处贴标语,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
徐向前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能征善战,红四方面军在他的手里成长为一支强大的部队。当时徐向前元帅曾和陈昌浩政委说:“政委,我觉得中央红军应该没有三十万人。”陈昌浩说:“怎么会,我们四方面军都有八万人,中央红军怎么能没有三十万呢?”徐向前说:“我看了国民党的报纸,国民党的报纸上说,中央红军在南边被吴奇伟纵队缠住,吴奇伟纵队只有两个师,一直在追击中央红军。”他又说,“我虽然不懂别的,但是我是一个军人。我懂军事,如果中央红军有三十万,是不会被国民党军两个师追着跑的。”陈昌浩政委说:“那也要先写出来振奋一下士气再说。”于是就继续写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然后大家全都磨面的磨面,舂米的舂米,等着迎接中央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