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第二次挑战者——伟大的威廉•威利斯
关于另一个更加勇敢的挑战者,法国作家布隆在其著作《太平洋探险》中有着十分精彩的描述:
有一天,威利斯夫妇在我家里,威廉的夫人泰迪•威利斯对我说:
“我对他说过,人家‘康铁基’号上共有6个人,而他却要孤身一人漂洋过海,这不是发疯吗?他没有任何目的就想独自一人出海远航,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你说我会多么难过呀!”
泰迪•威利斯身高1.55米,对人和蔼可亲,相貌端庄文静。1956年,威利斯已经是63岁的人了,但身体仍很健壮,动作灵活,目光炯炯有神,腰身挺得很直。我很欣赏他的风度,有这样的朋友在家里,我感到很自豪。亲近的朋友们都称呼他比尔。
泰迪体态苗条,但却不是弱不禁风的女人。1948年,她曾和丈夫同乘一只长9.3米的小帆船在加勒比海遭遇飓风袭击。在曾面对着一股强大的龙卷风之时,泰迪说:“我们靠在一起,我不怕死。比尔,别为我担心。我要和你在一起,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宁愿比你早一两分钟沉下海底,也不愿独自一人和鲨鱼打交道。”她说这话时态度沉着冷静,就像在办公室里打电话一样。但是,这一次她丈夫要孤身乘木筏横渡太平洋时,她却很不赞成,说这是蠢事。不过,威廉•威利斯到底还是出发了,而且还很成功。
1954年,威廉•威利斯打破了“康铁基”号创造的纪录,作出了更大的成绩,因为他是一个人乘木筏横渡太平洋,而且在时间和距离方面都超过了海尔达尔。他从秘鲁直到萨摩亚群岛,航程是“康铁基”号的一倍半。
索尔•海尔达尔的名字已举世皆知,但在法国,知道威廉•威利斯乘木筏远渡重洋的人却为数很少。虽然威利斯是美国公民,关于他的事迹和死后的情况,报纸上也有过报道,但在美国知道他的人也为数不多。威廉•威利斯本人也从未想过要闻名于世。
纽约附近新泽西州的金内伦有一个“探险家俱乐部”,那里陈列着许多奇奇怪怪的纪念品,还有异国武器、各种船舶模型、照片和地图等。在这里,威廉•威利斯的名字一直为人们所怀念,并受到人们的尊敬。不过这个俱乐部在美国却知者不多,更不必说全世界。我就是从这个俱乐部里才知道威利斯的航海热情和他的最后结局的。
威廉•威利斯远渡重洋并不是为了打破“康铁基”号的纪录,也不是为了证明人种学或其他学科的某种理论。他本人曾写过自己要出海远航的原因,我虽不相信那些冗长的叙述,但也可以用他的一段原话来说明这位太平洋探险家那种令人神往的生活。
“对大自然的信仰一直鼓舞着我,使我树立起按自然规律来过艰苦生活的信心,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接近大自然,才能得到它给予我的一切力量。到自然去这条道路,对我来说是一条幸福之路。从童年时代开始,我就是循着这条道路前进的。这些年来,我一直感到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现在,在我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时候,我想接受一次最大的考验。我要做一件不眠不休一直坚持到底的工作。我要过一段节衣缩食、忍受一切困难和寂寞、恐怖,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在经常出现的死亡威胁下生活。”
威廉•威利斯当过伐木工人、炼钢工人、泥瓦工、杂技演员、摔跤运动员,还在阿拉斯加当过猎人,在咖啡馆里当过服务员等。当然,他也当过水手,他曾在三桅船上爬上主桅杆收帆,也曾乘船经过合恩角。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诗人,曾出版过《乘木筏横渡太平洋集》(1955年,巴黎现代书店出版)。法国出版商因为看到威利斯在美国出版了《地狱、冰雹、飓风》诗集,便在未看到原稿之前就同他订了出版合同。
威廉•威利斯出生于汉堡,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我曾问过他,他的航海生活是否就是在汉堡开始的。他说:
“当然,我的德国父亲和捷克母亲都未在海上旅行过。我从4岁就在汉堡海滨的林荫道上跑,船只拥挤的港口总令我无限神往。5岁时,有一天我登上一只小船,解开缆绳,拿起了船桨,但是我的手太小,握不住那粗大的桨柄,结果,船被水冲走。岸上的码头工人和水手发出了警报,于是,海上警察巡逻艇把我救了回来。15岁时,我登上一只开往南美的四桅纵帆船,这就是我的海上生活的开始。后来,有好多年我没有出海,但是对大海的感情却深深埋在我的心里。”
1951年的一天,他产生了孤身乘木筏横渡太平洋的想法。
“我很清楚,别人不会像对‘康铁基’号那样有兴趣地谈论我,因为我是在人们大谈‘康铁基’号之后才孤身航海的。但这也无关紧要,我只不过是要去经受考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