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行军第九(第3/14页)

张预注解说:“我欲必战,就不要近水迎敌,因为怕他不渡河。反之,我不想战,则阻水拒之,让他渡不了河。”

不过由于双方都懂得这道理,我们看见前面的战例对这一条的运用都是反的。郭淮不想跟刘备打,他知道根据兵法,不想打的话,就在水边列阵,挡住他不让渡河。但是他知道,刘备也知道兵法,如果他近水列阵,刘备就知道他实力不济,不想打,则刘备反而要渡河来打他,在水边那点兵力也不一定挡得住。而郭淮远水列阵,根据兵法,刘备认为这是郭淮实力在手,自信,必欲战,准备半渡而击,刘备就不敢来了。

结果郭淮赌赢了,刘备判断错了。

张预还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战例。春秋是晋楚交战,晋将阳处父与楚将子上夹泜水而军。阳处父想让楚军渡河,半渡而击,于是退军一舍。子上也想到了半渡而击之计,要诱使晋军渡河,他也退军一舍。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相互都不中计,越退越远,没意思了,干脆各自退回国内去了。

所以学习兵法的痛苦是对方也懂兵法,学习博弈论的痛苦是对方不懂博弈论。因为兵法是要我赢,对方也懂,就不容易赢。博弈是追求共赢,对方不懂博弈论,你能算出双方共同的最优解。他却不懂,不会算,结果把你拖下水两败俱伤。

我们常说“形势比人强”,就这两败俱伤的形势,咱们合作吧!但对方对形势的判断跟你不一样,他认为他能赢,你就只能陪他败了。

视生处高。

前面讲到在山地宿营要“视生处高”,在水边也要视生处高,在高处,在向阳面。

曹操注解说:“水上亦当处其高也。前向水,后当依高而处之。”

要向阳面,前面说了,干燥卫生不生病。

居高处,一是视野辽阔便于观察敌情;二是不要被人放水淹了,或夜间大雨山洪暴发河水上涨什么的;三是若敌人来袭击,还是高处势便。

无迎水流。

曹操注解说:“恐溉我也。”怕敌人放水淹我,跟前面“视生处高”一个意思。

贾林注解说:“水流之地,可以溉吾军,可以流毒药。”这是除了水淹,还有被敌人在水中放毒的危险。

诸葛亮说:“水上之陈,不可逆其流。”这是讲水战了。水战是顺流而下的占便宜,占大便宜。若逆流去攻敌,则还要和水流作战,胜算就很低了。所以历代襄阳和安庆是军事重镇,襄阳或安庆一陷落,顺流而下,南京基本就守不住。

此处水上之军也。

这就是在水上用兵的方法。

盐碱沼泽地和平原地带的用兵之法

原文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华杉详解

“斥”,盐碱地;“泽”,沼泽地。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部队通过盐碱地、沼泽地,要快速通过,不可久留。

陈皞注解说:“斥,碱卤之地,水草恶,渐洳不可处军。《新训》曰‘地处斥泽,不生五谷’是也。”

王皙注解说:“斥,卤也,地广且下,而无所依。”

张预注解说:“以其地气湿润,水草薄恶,故宜急过。”

这些注释,讲了斥泽——盐碱沼泽——的四大威胁:

一、不生五谷,没有食物,得不到补给。

二、水草薄恶,难以宿营。

三、地势宽广而低下,防守无所依靠,难以构筑工事。

四、地气湿润,容易生病疫。

所以,“惟亟去无留”,赶紧走,不要留。这里我们也看到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苦处。

若交军于斥泽,必依水草而背众树。

万一和敌人在斥泽之地遭遇,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

近水草,是必须要有水源。如果盐碱地,没有水喝,军队就支持不了。

背靠树木,一是背靠险阻,不至于四面对敌。二是沼泽地你不知深浅,说不定哪个地方一个泥塘,一脚踩进去就出不来,我们在电影里都看过,红军过草地,走着走着一个战士突然就陷进水中没了顶。沙漠也有这种情况,某些地方沙是松的,一个深坑,你一旦踩进去,自己爬不出来,一点点陷进去被沙埋了。去拉你的人也危险,说不定给一起陷下去。而长有树木的地方,地面就比较坚实,没有这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