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要沉溺于过度的责任感(第3/5页)

例如,你可以对一个少女说,“你的外出时间是截止到半夜,你要在那之前回家。”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样说也是恰当的,“我最关心的不是限制你社交活动的时间。我是希望你懂得人与人之间尊重的重要性。我们来谈谈宵禁能带来哪些不同的效果。”

要想让规则变得平衡,就需要敞开思维来思考规则背后隐含的更深意义。人们在学习规则的过程中,规则本身不是主要的焦点,而它存在的原因才是重点。

罗伯特无奈地摇了摇头,坦然承认道:“在家中,我记不得有哪一次我们用那种方式聊过天。你要知道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但他们并非哲学家或心理学家。我没指望他们会萌发和我深入探讨规则意义的想法。”

“你不是唯一的一个有那种家庭经历的人,”我强调说,“大约百分之九十八的家庭都是同样的处境。”

然后我说:“家中的谈话不一定总是像大学里的研讨会一样那么正式。我的意思是,它应有的过程,当正确地领会了规则的时候,规则的接收者会感到他们可以去思索它的用意是什么。只有这样,他们学到的将不仅仅是严格地执行应有的义务,更学会了要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建立规则,其中的原因我就不再赘述了,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那样做。”

我经常能够听到讨好者抱怨他们表现得顺从了,即使常识告诉他们那样做并不明智时也是如此。当它发生的时候,顾虑就占了规则的上风,并且规则扰乱了他们平静的情绪。

举个例子,有一次罗伯特接下了一个有关区域牙医协会的任务。“我没有时间完成他们的请求,而且最后说真的我做得不如想象中的好。此外,公司里的实验室工作我也落下了,这就意味着我的家庭要一起为我糟糕的决定而遭殃。”

“既然如此,你当时为什么接下那个任务呢?”

“唔,我只是觉得我即将成为该协会的一员,我理应尽我所能为组织出谋划策。我得成为一个可靠的人,对此我有很强的责任感。”

尽管我为罗伯特的热心举动而喝彩,不过很显然,他对规则的顺从使他不能恰当地判断工作和家庭的需求,以至于制约了他自主的表现。他那规则第一的思维方式不允许他全面地评估他的行为举动。结果,其他人的期望成了他行为的动力,而不是他自身内心的原则。

那么,你在什么时候会负责让其他人保持心情愉悦?你又是如何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到了耗尽你自身快乐的地步?

2、随时准备被批评的心态

当责任感被过分放大的时候,通常就衍生了一种批判的氛围。回想一下,讨好者体会到的两种主要情绪是恐惧感和罪疚感。他们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观念,以为要是没有按照其他人所希望的去做的话,别人就肯定瞧不起他们。即使面对的是悬而未决的事宜,他们也认为批评已近在咫尺。所以,他们的讨好行为可以被理解成了避开负面的评价,而试图让自身看起来更有担当的做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批评对讨好行为产生的反作用,仔细审视下述的情形。有哪些场景引起了你的共鸣吗?

·一位妻子总是试图预测她丈夫想让她做什么。她解释说:“每当我对丈夫的需要表现出不关心时,他会生气的,这个代价太高昂了。因此如果我做了需要去做的事情就能够省掉麻烦。”

·一位员工顺应他上司的规矩办事,即使他明白那么做只会浪费大把的时间。“没有必要在这里兴风作浪制造纠纷,因为特立独行的想法只会让带来麻烦。”他断定道。

·一位成年的女儿为了她的父母而改变了她自己的假期安排。“在我放假的时候,我更喜欢做其他事。但假如我太偏离了父母的计划,他们会怒不可遏的。所以还不如迁就他们了。”她阐明道。

·一个女人避免与她的女性朋友诉说她那岌岌可危的、或将导致分居的婚姻问题。她说:“我不敢告诉她们,因为她们对结婚和离婚有某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才不会浪费时间聆听我的情感诉求。”

在上述的场景中,每一个讨好者都面临着即将遭受反对的局面,而固执己见的人则以为他们有责任让对方循规蹈矩。只是,在任何家庭或者组织里,坦诚地表达个人的喜好、需求和信念是有益处的。尽管那些事情可能遇到各种评价,可人们还是能很快地在平复心情之后进入顺从模式,而非张牙舞爪地谴责你的不是。

批评信息的本身就充满了威胁性,以致你动辄被贴上不称职、不达标、没自信或软弱无能的标签。讨好者会因为其他人的评语而屈尊顺从,一想到要被贴上如此狼狈的标签就感到惊慌失措。于是他们不放过任何俘获“还过得去”的评语的表现机会,假装得“很负责任”,才能避免得到“你不够好”评价时的尴尬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