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毁誉由人无愧在己 ——自我认同的力量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贼心虚”。为什么做贼心就虚呢?原来贼干的是昧良心的勾当,自己都不认同自己。
人的内心是个角斗场,群魔总是在兴风作浪。魔鬼怕见阳光,所以出场时大都带着天使的面具。你可能瞒天过海骗得了世人,却骗不了自己;你可能得到社会了的认同,却得不到自己的认同。
中国有个市长,是个一米八几的魁梧大汉,可在被纪委查处时,竟然痛哭流涕,差点吓傻了。及此让人想起刘胡兰,一个弱小女子面对敌人的铡刀为何能宁死不屈?这就是良心自我认同的力量。这个市长的自我认同是否定的,因为他受贿了;刘胡兰的自我认同是肯定的,她是为正义而献身。
人需要社会认同,也需要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是社会对一个人的裁判,自我认同是良心对自己的裁判。两种认同既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时候。市长痛哭流涕是认同了社会对自己的处罚,刘胡兰宁死不屈则不认同敌人对自己的处罚。
人很奇怪,对自己做的事并不认为一概就是对的,这就是良心对是非的辨别、判断功能。良心是正义的裁定者,它的裁判结果有两种,一是认同自己的所作所为,即肯定自己;一是不认同自己,即否定自己。良心的这种裁判是独立的,它可能与社会认同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做人为什么要问心无愧?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自己良心的认同。
“人在做,天在看。”“人做坏事,躲过了人眼躲不过天眼。”“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钱不干净,烦恼无尽。”良心不安是对一个人残酷的刑罚。人做了亏心事就会终日惶惶,担心鬼敲门。
悔过是人格的清洗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后让内心安宁的最好办法是诚恳地认错,认错了,自己灵魂也就解脱了。古有负荆请罪的廉颇,今有敢于公开忏悔的作家马波。他读高中时赶上“文化大革命”,年少单纯的马波凭着对革命的狂热,把同宿舍同学宋尔仁的“反动日记”上交了校“文革”工作组,使宋尔仁遭到了批判、关禁闭,甚至拷打。40多年之后人们已经淡忘,但马波心中的愧疚仍然无法释怀。于是他写了《我告发了同学宋尔仁》的文章:“我交了他的日记本对他的杀伤是巨大的,影响了他一生的命运。这是我这辈子干的最缺德的事。恳请同学宋尔仁在天上的亡魂原谅。”
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相悖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自我的认同就格外重要,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要远远胜过别人。人生在世,被别人误解、冤枉是常有的事,也是最令人痛苦和无奈的。
两千年前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但他死得太冤了。他的新思想为时代所不容。他不是被独裁者,而是被由500个公民组成的法庭投票表决判处了死刑,民众集体误解了他。他被判刑后本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逃跑,可是他却选择了舍生取义,从容地喝下了行刑者送来的毒酒,为真理殉道。
毁誉听之于人,是非审之于己。外界的毁誉我们无法左右,我们能做的只是无愧于心。无愧于心不仅是我们缘于心底的一种诉求,更是我们执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有了这样的心态,人就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你光明磊落,走得直坐得正,就不必太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敢于看轻别人所看重的,看重别人所看轻的,不为世俗的潮流所裹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唐代诗人杜甫,他自成一派的现实主义写法很不合当时潮流,但他不媚俗、不谄上,坚定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因此,在世时没啥名气,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小诗人,唐人编的重要诗集也很少能见到他的名字。他死后半个世纪才终于等来了伯乐——著名诗人元稹。元稹慧眼识人,发现并肯定了他的伟大,社会才还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杜甫创作的一千五百多首诗歌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
人做事总要先给自己一个理由: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理由越充分、越重要、越高尚,你就越会感到理直气壮,浑身充满力量。人的自信来源于自我认同。一个人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外界的认可,而是内心认同。特别在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一种神圣感常常会伴随自我认同油然而生。
人一生都在演出,演给两个观众,一个是他人,一个是自己。身外的世界我们掌控不了,但可以掌控自己: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但愿你对人生的每个回忆都不负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