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工作回归游戏
工作常如苦役,人能不能不工作还吃穿不愁?这也许不是虚妄的幻想。
2012年4月,瑞士公布了一个《无条件补贴》的提案:每个瑞士人无须工作,每个月将可以领取一千五至两千欧元的补贴,工作不再是维持生计的必需。
提案人解释说,这笔钱将让人们从劳动义务中解脱出来,为了生活而必须劳动是不公平的,因为有些人没有工作,有些人从事不喜欢的工作,有些人超负荷工作。如果不必为了糊口而劳动,谁希望挣得更多谁就做更多的工作,每个人都有机会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反对者认为,让人们仅仅出于兴趣而工作的想法太过简单,它将导致劳动市场匮乏。但不管怎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允许“不劳而获”的国家级提案。
看了这条新闻,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如果真实行了人都不干活了怎么办?
其实瑞士的这项提案是有人性基础的。人过劳痛苦,无事可做可能更痛苦。
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三死后来到了阎王殿。他发现这里的生活非常安逸,不用做事,天天山珍海味,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再也不用辛苦劳作了,简直是天堂!最初他快乐得像个神仙,可日子一长就觉得十分空虚与无聊。于是他找到阎王说:“我每天就是吃饭睡觉,这和猪有什么区别呢?你还是给我一份工作吧,辛苦点我也愿意。”
阎王:“这里啥都有,就是没有工作。”张三:“这种生活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你还不如让我下地狱呢!”阎王:“这里本来就是地狱,你以为是天堂吗?”直到这时,张三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地狱。
20世纪中叶以前的人类史,全部是人类为生存而挣扎的历史。不劳者不得食,天经地义。然而,温饱问题解决后,空虚无聊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曾预言,未来工作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是对人性深刻洞察后做出的推论。惰性使人不愿意工作,但是人性中还有更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人去工作。工作可以满足人性的多种需要。
人是这样的动物:没有能力长时间安静不动。工作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消遣人生时光的最好方式,过去是,今天是,明天还会是。工作不仅创造财富,它还是人类自身成长和进化的主要途径,因而说劳动创造了人。
工作会给人带来快乐感和成就感,工作的忙碌是保持健康的灵丹妙药。一身娇肉懒骨,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必定精神空虚苦闷,导致百病滋生。不少人退休后不适应角色转换,精神失去了寄托,一下就“闲”病了。
人工作才有价值,没有价值感将会毁掉一个人。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是基本的人性需求。缺少价值感,人的生活就会陷入痛苦的泥潭。价值感和成就感不是大人物的专利。一位退休的女士说:“我每天给丈夫儿子做饭还带孙子,这就是我的价值。”“你不嫌累吗?”她说:“我情愿累,但我快乐!如果不做事那不成了废人吗?”
人类未来的工作状态会是什么样?
生产力已大大提高,社会实行了普遍的福利制度,工作不再是谋生的饭碗。人们将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工作。比尔·盖茨说,如果你能把工作当成一种游戏,就会干得更好。当兴趣与工作结合,工作便成为一种游戏,一种精神享受。为谋生与为兴趣工作,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为谋生工作是被迫的、不情愿的,通常是痛苦的;为兴趣工作是自愿的,即便再辛苦心情是愉快的。细细想来,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如果工作不能给人带来快乐,那漫长的一生不是注定要在悲哀中度过吗?
未来人们会越来越多地将时间、精力、智慧投入到游戏中,今天网络游戏的空前火爆就是一种先兆。著名社会学者郑也夫断言,游戏将成为人类未来最终的选择和依赖,我们将生于游戏,死于游戏。
人类的工作将回归于游戏。未来,游戏不可能全部取代工作,但更多的工作会变成游戏,兴趣将成为工作的主动力,工作成为最有趣的游戏。那时,人们将主要不是为饥渴的肚皮而是为饥渴的心灵而工作,工作成为快乐的最大源泉。
瑞士的提案至今没见下文,也许胎死腹中了。但无可否认,一个梦想的社会已在敲门了!